资源描述: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安宫黄体酮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SH、LH.E2、P、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每晚睡前给予口服米非司酮,15mg/次,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安宫黄体酮,8mg
2、/次,1次/d,按照月经周期服药,从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连续服用21d后停止,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比较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1.3疗效判定标准疗效判定标准参考文献[2],(1)显效:服药后3d流血停止,经量正常,经期恢复到7d内;(2)有效:服药后7d流血停止,经量与经期都比治疗前减少1/3以上;(3)无效:服药后经量、经期、流血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二显效+有效。1.4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
3、义。2结果2.1两组患者FSH、LH、E2、P、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SH、LH、E2、P、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SH、LH、E2、P降低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升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孕激素缺乏导致卵巢功能逐渐减退卵泡发育不成熟引起的无排卵型功血[3],子宫
4、内膜缺乏孕激素作用引起增生、增厚但不牢固,无节段性收缩和松弛,子宫内膜脱落不同步,子宫内膜中的血管缺乏螺旋化,造成出血量过多、出血时间过长,且易发生急性突破性出血,还可因雌激素撤退性出血引起[4],临床主要表现为子宫不规则出血、贫血甚至休克[5]。传统的治疗方法比如诊断性刮宫、性激素、药物等治疗主要是止血及纠正贫血、恢复月经周期为目的,如效果不佳可行子宫切除术,但是手术治疗疗效虽然确切,但是创伤大、恢复期长、术后并发症高,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是有效止血、控制月经周期、平稳渡过绝经期的关键。安宫黄体酮作为一种孕激素类药,止血疗效虽然较好,但
5、激素类药对患者副作用较大,限制了其治疗范围。米非司酮为笛体类药物,是一种强效孕激素拮抗剂,可直接和间接作用于丘脑-垂体系统,抗孕激素和抗糖皮质激素作用明显[6],米非司酮起效于受体水平,与子宫内膜受体的亲和力强5倍于孕酮[7],还伴有一定的抗糖皮质激素作用,抑制卵泡发育,延迟排卵,控制卵巢功能,减少分泌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加速卵泡萎缩,阻止卵泡发育,从而有效绝经。米非司酮可加快患者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凋亡,控制子宫内膜血管增生,明显抑制不规则出血,达到加速治疗出血的目的,米非司酮可在各个方面对抗由雌激素诱导的子宫内膜增生,还能使子宫内膜
6、腺体及间质中雄激素受体表达增加,抗雌激素作用确切。米非司酮使体内雌激素水平能相对稳定的维持在滤泡早、中期,避免了雌激素的波动或突破性出血。其药学特点为服药后吸收快,1h后能达到高峰,半衰期为25〜30min,体内无蓄积[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后,其FSH、LILE2、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米非司酮可从多方面影响子宫内膜增生,抑制卵泡的发育和排卵,加速卵泡闭锁,有效达到绝经。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参考
7、文献⑴]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30.[2]顾静,杨克虎,张莉•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4):451-459.[3]方友琴.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3):78-79.[4]倪翠燕.米非司酮和烘诺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2):71-72.[5]张玉霞,马丽,张瑞兰•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
8、12,7(12):178-179.[6]郑蔓嘉.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剂量与疗效[J].广东医学,2011,32(14):1874-1876.[7]王瑞萍•米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