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诗歌历史教学

探究诗歌历史教学

ID:33413232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5

探究诗歌历史教学_第1页
探究诗歌历史教学_第2页
探究诗歌历史教学_第3页
探究诗歌历史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究诗歌历史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探析新课标下中国历史诗语言辅助教学华南师大中山附中陈山林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长达几千年的社会演变中,无数诗人通过具体的生动的典型的语言和艺术形象,在其作品中多方面深层次地展示了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一批批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无比珍贵的史料,他们或言史,或咏史,或论史,或戏史,或讽史,或笑史,其论史之诗,论史之联,论史之词,论史之曲,论史之谣,论史之谚,数不胜数,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素材。据粗略统计,初中新课标中国历史人教版直接引用诗语言有100余条,高中新课标岳麓

2、版中国历史部分有80余条,本文试图在新课标下探析诗语言辅助教学一些问题。一、诗语言与历史课堂教学(1)诗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诗歌词曲讲究平仄,语词华韵,句子或整齐,或参差不齐,读起来琅琅上口,余香满堂,耐人寻味,在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良好的声韵美感,符合青少年审美需要;对联讲究工整对仗,构思精巧,写实性与思想性融于一体,简洁,精炼,隽永,在历史教学中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更好地辅助教学任务的贯彻落实;歌谣民谚具有刚劲、质朴而又爽朗活泼的特色,以叙事为主,铿锵有力,脍炙人口,有利于学

3、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深化。(2)诗语言有助构建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的学习观。现代社会信息铺天盖地,要求学生必须主动地大幅度大容量地吸收各种知识。这就要求历史知识的传授不要局限书本,还应运用多种方式来开拓知识面。就历史学科来说,课堂教学加一点“糖醋茶”——运用诗语言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诗歌、词曲、对联、民谣、谚语具有很强的历史资料性,有反映奴隶社会劳动者愤怒呼声的《硕鼠》;有反映西汉初年“白登之围”中汉军困苦的歌曲“平城之下祸甚苦,七日不食不能弯弓弩”;有反映人民饱受战争之灾的曹操《篙里行》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4、”;有写隋炀帝“乘舆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举国裁宫锦,半做障泥半做帆”;有杜牧写唐玄宗为供杨贵妃吃鲜荔枝,派人千里转运的《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有反映唐朝“开元盛世”局面的杜甫《忆昔》;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宋词点评,还有热烈欢迎农民起义军进城的明末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真是举不胜举。运用诗语言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巩固基础知识的记忆,更能促使中学生历史情感的形成和升华,以及形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

5、高。因此,历史教学应利用这些“佐料”,增光添彩,改变干巴巴的说教。二、诗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1)用于知识传授,当作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的催化剂。在讲授新课中,结合诗语言,可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和理解。“黄埔军校”这一历史概念的形成,在教学中使用这样二副对联,效果会较好:“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人此门。”这是建校初,黄埔军校的门联。孙中山在探索民主建国之路幻想破灭后,在中共和苏联的帮助下,意欲培养自己的军官。对联生动地道出了军校创办的宗旨。“四一二”以后,有人巧妙地将此联“莫”“请”二字互换,使意思

6、完全相反,变作“升官发财,莫走别路;贪生怕死,请人此门”,人木三分地道出了军校性质的转变。这副改字联的使用,增添了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对完整、正确、迅速地形成“黄埔军校”这一历史概念将起到很好作用,为下段的学习也埋下伏笔。历史课堂教学,是落实基础知识的主阵地,因而各种教学手段的灵活应用显得极为重要。例如在讲到《马关条约》的时候,使用这样一副对联:“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前往马关议和,日相伊藤博文在谈判桌上出句相难,李鸿章第二天才

7、在随员帮助之下对出下联。这副对联的使用,能解决有关《马关条约》的几乎所有要点;①背景:“内无相,外无将”,军队无力,朝廷无能;②内容:“玉帛相将”,割地、赔款;③影响:“帝王度量”的大方,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由于对联的精巧,情节的生动,学生对《马关条约》这一知识点的印象就非常深刻,大大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对联引用的成功,使基础知识的传授有了良好的开端。(2)用于思想教育,是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氧化剂。诗语言是人内心深处涌出的歌唱,是真挚情感的倾吐。在讲述历史人物时,注意引用其言志叙事之诗,帮助

8、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人物的高亢及肩负的责任,由其行动带给学生的心灵的震撼,其效果不言而喻。纵观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他们既是经国济世之才,往往又是激扬风流倜傥之人。他们或慷慨高歌,感时伤泪;或壮怀激烈,勉慰同仇。无论是登山观海,还是狱中马背,无不展示其人格魅力和血气方刚。如南宋抗元斗争的杰出将领文天祥,他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七百多年来,一直为豪杰志士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