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历史背景探究

杜甫诗歌历史背景探究

ID:7066620

大小:4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2-04

杜甫诗歌历史背景探究_第1页
杜甫诗歌历史背景探究_第2页
杜甫诗歌历史背景探究_第3页
杜甫诗歌历史背景探究_第4页
杜甫诗歌历史背景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杜甫诗歌历史背景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7杜甫“诗史”寻踪杜甫诗歌历史背景探究陈晓晔7杜甫“诗史”寻踪【摘要】杜甫生活在唐帝国由盛转衰的重要历史时期,安史之乱带来的国家的深重灾难和诗人的悲惨境遇,使诗人的创作在继承现实主义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又铸入了深挚的爱国主义情思。考察诗人的创作踪迹,可分为准备时期、起步时期、成熟时期和总结时期四个阶段,经过这一苦难的历程的磨砺,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登上了唐代诗歌的最高峰。杜甫的全部创作,既是他伟大人格的写照,更是展示那个时代风貌的无比珍贵的历史画卷。【关键词】杜甫;现实主义创作;安史之乱;“诗史”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最繁荣的时代,杜甫是这个时代作品最丰富、成就最辉煌的伟大诗人。诗作估计近三千

2、首,今存一千三百多首。他继承和发展了滥觞于《诗经》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又铸入了深挚的爱国主义灵魂,使现实主义焕发出无比灿烂的光辉。宋祁在《新唐书·杜甫传赞》中评论:“甫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年少衰,世号诗史。”孟棨《本事诗》也说:“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越是优秀的诗人,越是属于他所生长于其中的社会,他的才能的发展、倾向、甚至特性,也就越和社会的发展紧密地联结着。”别林斯基在《莱蒙托夫的诗》中提出的卓见,完全适用于杜甫。杜甫胸中那颗对祖国对人民无限赤诚的心,始终敏锐地感受着历史的风云,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诗人生活的时代,适值大唐帝

3、国经历着盛而衰的剧变,他不但目睹了“开元全盛”的繁荣气象,而且身受了安史之乱带来的腥风血雨的洗礼。杜甫一生的创作就是这个时代的一面镜子。大致可分为准备、起步、成熟、总结等四个时期。一、准备时期,即青少年时代的读书和壮游时期。杜甫字子美,唐睿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出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渐趋败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世代“奉儒守官”。十三世祖杜预是精通文武的西晋名将,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父亲杜闲,做过兖州(山东曲阜)司马,奉天(陕西乾县)令,能诗。故杜甫常以“吾祖诗冠古”,“诗是吾家事”自傲,从小有志于诗歌创作,而且才思敏捷,诗情洋溢。女子舞剑,歌手演唱都能使他得到深刻的艺术启迪。他的《壮游》

4、诗说:“七龄诗即壮,开口咏凤凰”;又云:“昔年十四五,出游翰墨场。”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预示太平吉祥,“咏凤凰”7杜甫“诗史”寻踪诗大概是歌颂当时的升平气象的,可惜早已失传。少年时,他的文字才华已经受到有识之士的赏识。他的《忆昔》一诗集中地抒写了自己对开元盛世的感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他又生活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全国中心地区,有机会受到先辈名流的指导,能广泛地吸收各种姐妹艺术的滋养。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与他的主观勤奋相结合,使得他的艺术才华迅速地与日俱增。在杜甫创作的准备时期,最重要的事件是他的三次漫游。第

5、一次是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杜甫二十三岁,首次游历吴越,即现在的江苏、浙江一带。曾欣赏过苏州虎丘山上剑池的风光,凭吊过会稽秦始皇的遗迹,观瞻过江宁瓦棺寺的维摩吉画像。开元二十三年,回洛阳参加进士考试,希望由此进入仕途。结果不第。于是第二年又开始漫游齐赵,即今河南、山东、河北一带。他兴致勃勃地歌唱:“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壮游》)诗中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旷达豪放的胸襟,同时也隐含着怀才不遇的感慨。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返洛阳。三年后,再次漫游中结识了诗人李白和高适,同游梁宋,即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

6、……”(《昔游》)由此可见他们的豪情胜慨。三次漫游使青年杜甫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性情,初步接触了社会。他与李白“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创作上互相砥砺,成了文学史的千古佳话。这一时期,杜甫的诗作现存仅二十几首,最能体现诗人的精神面貌和创作特色的,是第二次游历中写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眥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中充满了青年诗人朝气蓬勃、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斗志豪情;语言精炼雄遒,已初露杜甫创作上语言风格特色的端倪。二、起步时期,就是十年困居长安时期,时杜甫三十五岁至四十四岁。如前所述

7、,“奉儒守官”的家庭教育和表面升平的社会面貌,使杜甫对社会和个人的前途充满信心,逐渐确立了“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天宝五年(公元746年),杜甫来到京都长安,再一次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求得仕进。但是,他未曾料到,这时候,“开元盛世”已经病入膏肓,唐王朝内底里已经日益腐败,由于种种原因,旧臣相继去职,“口蜜腹剑”的李林逋等辈却高居相位,他们一手遮天,极尽嫉贤害能的阴谋诡计。风流皇帝唐玄宗一失励精图治的雄心,终日与杨贵妃沉溺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