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 两极世界的形成_教学设计_教案

参赛 两极世界的形成_教学设计_教案

ID:33366355

大小:28.8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25

上传者:牛贤爱
参赛  两极世界的形成_教学设计_教案_第1页
参赛  两极世界的形成_教学设计_教案_第2页
参赛  两极世界的形成_教学设计_教案_第3页
参赛  两极世界的形成_教学设计_教案_第4页
参赛  两极世界的形成_教学设计_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参赛 两极世界的形成_教学设计_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参赛两极世界的形成_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初步掌握重要的历史概念,如雅尔塔体系、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经互会和华约等。分析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提高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等“冷战”相关材料的研习,初步学会归纳历史现象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分组讨论,探究两极格局形成对世界发展的影响,初步掌握史论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冷战之中,美苏两大集团为各自的集团和国家利益不惜以大国意志分割世界,造成了国家分裂、地区冲突和骨肉分离;感受美苏两国的对抗给世界和平造成的威胁。从而认识到建立一种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是使世界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成立这些历史事件的出现及彼此联系。这三大措施是美国在冷战初期的核心内容,是为了实现美国的霸权政策而提出。它们体现了美国充分利用了意识形态差异的来其实现其全球霸权的意图。把握住这些核心内容将有助于掌握二战后的国际形势的发展。教学难点:两极格局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二战改变国际的主要政治力量,随着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美苏两大国由合作走向分裂,逐步形成了战后的两极格局。在此政治格局之下,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世界相对稳定,但两强相争,又使得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美苏之间的关系影响到了其他各种关系的发展,认清此格局的影响对于认识当时和今天的国际关系具有重大的意义。3.教学用具4.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导入】雕塑《柏林》的象征意义有哪些?. 学生:教师总结:老师认为雕塑《柏林》,表达的最核心的寓意“内联外分”,“分裂是暂时的,统一是必然的”。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一课与柏林城市和德国密切相关,展示幻灯片柏林城市在二战后被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分区占领,最终导致了柏林城市的分裂和德国分为东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西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提问:德国的分裂突出反映了哪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当时处于怎样的国际环境?学生:反映了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矛盾。当时处在美苏“冷战”的国际环境之中。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讲授】一、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出示幻灯片:雅尔塔会议三巨头。提问:照片上的三个人物分别是谁?这幅照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学生:分别是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雅尔塔会议的召开。教师:大家说的对,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归纳;雅尔塔体系:指二战后期,同盟国举行了一系列会议,如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1943年10月)、开罗会议(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丘吉尔与斯大林关于巴尔干问题的谈判(1944.10)、雅尔塔会议(1945.2)、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等。其中雅尔塔会议尤为重要,对上述会议的成果进行了完善、修改和调整,并使之法律化,后面的会议是对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原则的补充和具体化。雅尔塔体系就是以上这些协定的总和。它是以美苏为主导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使学生明确有关雅尔塔体系的以下知识点:1、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2、基础:美苏均势 3、实质: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4、作用: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得出结论:原因一:(1)雅尔塔体系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出示幻灯片:材料:丘吉尔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就已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曾这样描绘:“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说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际舞台上的几个大国的力量和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唯一能和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教师:得出结论:原因二:(2)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教师:苏联战后对世界的构想有哪些?展示幻灯片:1、与西方大国平等,共同主宰世界;2、得到战后最大补偿;3、建立“安全缓冲带”;4、推行社会主义革命,但有限度。苏联在二战后保留了1136.5万人的军队,领土面积有所扩大,战后初期在苏联的帮助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和德国东部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1950年2月缔结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形成。因此苏联希望与西方大国平分天下,苏联也成为在政治、军事上唯一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那么,二战后美国对世界的构想是由美国来领导世界,建立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政治:美国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经济:建立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提问:那么请同学们分析美苏两国在对世界的构想和战略意图上存在矛盾和冲突吗?学生:存在矛盾和冲突,并且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教师:得出结论:原因三:战后美苏两国都抱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势力的战略目标,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出示幻灯片:提问,通过这幅图片我们可以看出美苏两国还有那些矛盾呢? 学生:两个国家在社会制度上不同所以存在矛盾。教师:得出结论:原因四: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总结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1)雅尔塔体系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2)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3)战后美苏两国都抱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势力的战略目标;(4)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两极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呢?下面我们进入本课的第二个问题的学习。二、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播放一段视屏:围绕冷战。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在观看视屏的同时,找出其中涉及到的关键的历史人物有哪些?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有哪些?学生:历史人物有丘吉尔、杜鲁门、斯大林、马歇尔;历史事件有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教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这些历史名词中最核心的是什么?学生:围绕“冷战”进行。教师:对,我们这一课确实围绕着“冷战”展开。请同学们找出“冷战”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教师:“冷战”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美国对苏联的“冷战”是怎样开始的呢?冷战有哪些具体措施呢?出示幻灯片:材料“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这是1946 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的演说词。这次演说发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材料中的“铁幕”指的是什么?学生:苏联及东欧人民民主国家。教师:“铁幕演说”是美国统治当局借丘吉尔之口发出的第一个明白无误的“冷战”信号。因此,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打响了“冷战”的第一枪,揭开了“冷战”序幕。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填空,并进一步理解冷战的内容和实质。 美国冷战的具体政策、措施:1、政治2、经济 3、军事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提问:杜鲁门主义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学生: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争执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提问:杜鲁门主义的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或提问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学生:教师:遏制共产主义。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借出席哈佛大学毕业典礼并接受名誉学位的机会,提出美国帮助欧洲复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划”。讨论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会议于7月12日至15日在巴黎举行,除苏联及其东欧盟国以及西班牙外的16个欧洲国家参加了会议。如果说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那么马歇尔计划则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加剧了冷战的程度。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几项内容。 出示幻灯片:材料“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本身的命运。”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讲话中的一段。思考:材料中“自由国家”指什么国家?“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指的是什么?材料表明了美国外交政策特点是什么?学生:教师:“自由国家”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指的是苏联的威胁,美国外交政策特点是,杜鲁门主义的实质:干涉别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出示幻灯片:材料,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从1948年到1951年,共有16个国家(基本为西欧国家)接受了美国131.5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这个计划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教师:“马歇尔计划”目的是: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利用幻灯展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2国在华盛顿的签约图。说明该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得力工具,它是遏制苏联的政治军事集团。面对资本主义的形成,杜鲁门政府攻势咄咄逼人,社会主义的苏联出于自身安全和争霸的需要,先后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组织”。1949年1月,苏、保、波、匈、罗、捷6国代表在莫斯科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恢复各国经济起了积极作用。苏联把东欧地区视为保障本国安全的“安全带”它采取措施加强与东欧各国合作,与美国抗衡苏、保、波、匈、罗、捷、阿和民主德国于1955年5月在华沙签订了《友好互助合作条约》。根据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华沙组织是与北约组织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华沙组织成立之初在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安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随着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军事政治集团。提问:为什么“冷战”成为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学生:教师:由于直接诉诸战争并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也为刚刚饱尝世界大战之苦的各国人民所反对;而双方均拥有核武器,一旦核战争爆发,双方将两败俱伤。两极格局对峙对国际关系产生了哪些的重大影响?三、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 出示幻灯片:柏林墙封网瞬间,一东德士兵突然逃往西德。简单介绍柏林墙,1961年8月,苏联和民主德国封锁了东、西柏林的边界,并沿着柏林四周修筑起一道“柏林墙”。1961年8月13日凌晨,与西柏林接壤的东柏林街道上所有的灯光突然熄灭,无数辆军车的大灯照亮了东西柏林的边界线,2万名东德士兵只用了6个小时,就在东西柏林间43千米的边界上筑成一道由铁网和水泥板构成的临时屏障。8月18日开始了柏林墙的全面建设。“柏林墙”不仅在东西柏林之间,而且延伸于东西德边界。柏林墙全长166千米,它的外围是一道3.5米高的通电铁丝网,铁丝网与柏林墙之间有50米宽的空地,在这长160多千米、宽50米的无人地带设有300个观察炮楼、22个暗堡,数千个电子眼,还有250只警犬。这名东德士兵在柏林墙封锁的瞬间逃往西德,他扔掉了抢,对面的人们向他伸出了怀抱,但是,他还没有到达西德的边界时,就被一颗罪恶的子弹射中。他倒下了,我们看不到它的表情,但是从对面人们的脸上我们可以看出惋惜的表情。提问:“冷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学生:教师:“冷战”造成了柏林的分裂,德国的分裂;骨肉的分离,阻断了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给人们心理带来了巨大的阴影。德国分裂,是美苏冷战的结果,是冷战的第一次高潮。二战后,如何处置德国?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虽然实行了分区占领,但各占领国都想把对德国问题的处理纳入本国的战略轨道,德国统一美苏没达成协议,之后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先后合并,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联邦德国即西德,首都在波恩;苏联占领区单独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民主德国即东德,首都在东柏林,冷战把德国切成了两半。影响一:德国分裂出示幻灯片:1948年8月,美国扶植朝鲜半岛南部建立大韩民国。同年9月,苏联扶植朝鲜半岛北部建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分裂是美苏冷战造成的另一个结果。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依据在波茨坦会议上达成的协议,分别进驻朝鲜南部和北部,分界线是北纬38度线,经过长期的对峙,1948年8月在朝鲜半岛南部先行成立了大韩民国。次月,金日成在半岛北部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至此,半岛的分裂成为事实,北朝鲜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员,南朝鲜则与美国结为同盟,朝鲜出现了南北分裂的局面,直到今天。1950—1953年,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它对主要参战国及东亚地区的国际局势都造成了深远影响,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他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但是也使中美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影响二:朝鲜分裂 出示幻灯片:越南地图。二战后法国侵略越南,但在越南军民的努力下,把法国的侵略者赶出了越南。之后美国又侵入越南,1961-1973年12年,长达12年的越战使美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美国也付出了5万多人的生命,30多万人受伤,耗资4千多亿美元。但是,同时也造成了越南多达160多万人的死亡,这一地区超过一千万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影响三:越南战争出示幻灯片: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较量的漫画。提问:从漫画中可以反映出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学生:教师: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一次空前危险的对抗,冷战被推到了核大战的边缘。【是美苏冷战态势下激烈对峙争霸的一个典型性事件,国际舞台上出现的两大阵营的对峙与斗争的缩影。】大致事实是这样的:1959年古巴独立后,卡斯特罗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后院起火,美国也曾派海军陆战队登陆古巴,阴谋颠覆古巴政权被挫败。1962年7月以“保卫古巴”为名,实则为加强对美国的威慑力量,赫鲁晓夫贸然地把进攻性导弹秘密运进古巴,并修建针对美国的、远程导弹发射场,不久美国几乎大部分领土就处于苏联导弹的射程之内。10月份,被美国U—2高空侦察飞机发现。10月22日,肯尼迪总统发表了一次广为人注目的电视演话,说要采取断然措施消除对美国的这一威胁,包括不惜使用武力。随即宣布武装封锁古巴,一时间,以美为首的北约和以苏为首的华约皆处于高度战备状态,核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后经过对峙和谈判,赫鲁晓夫软下来了,节令换嘘唏令人,古巴导弹危机以苏联撤回导弹结束。这一局面表明了什么?学生:这一局面表明美苏的战略优势还是在美国一方。影响四:古巴导弹危机教师: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世界正朝着一超多强的趋势发展。课堂小结【小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之间逐渐从反法西斯的盟友变成了冷战中的对手。60 年代,两国又开始了争霸世界的斗争。美苏争霸对人类安全与世界和平造成了巨大威胁。美苏争霸是全球性的,双方的重点争夺地区在欧洲,在柏林多次酿成危机,美苏两国在欧洲都不敢轻举妄动,但都加紧对亚洲和非洲的争夺和控制,这就造成了这些地区局势的动荡与紧张在亚洲美国先后侵略朝鲜和越南。由于两大国的插手,中东地区的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美苏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财富,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长期的军备竞赛导致苏联国民经济严重畸形发展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冷战已经结束,但冷站思维继续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发展。美国长期把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描绘成专制主义、侵略扩张的邪恶势力,成为严重歪曲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思想根源,此外,原来被美苏对峙掩盖下的各种矛盾,也因为两极格局的解体而暴露出来。超级大国肆意欺凌弱小国家,绕过联合国安理会随意侵犯他国主权,致使战争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