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动员与话语协同:新媒体事件中的行动逻辑

情感动员与话语协同:新媒体事件中的行动逻辑

ID:33208328

大小:63.3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22

情感动员与话语协同:新媒体事件中的行动逻辑_第1页
情感动员与话语协同:新媒体事件中的行动逻辑_第2页
情感动员与话语协同:新媒体事件中的行动逻辑_第3页
情感动员与话语协同:新媒体事件中的行动逻辑_第4页
情感动员与话语协同:新媒体事件中的行动逻辑_第5页
资源描述:

《情感动员与话语协同:新媒体事件中的行动逻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情感动员与话语协同:新媒体事件中的行动逻辑-学术研究论文情感动员与话语协同:新媒体事件中的行动逻辑汤景泰,暨南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博士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化发展,媒介化社会发展到了“泛媒体”状态。在这样一个一切皆媒体的时代,出现了明显的“信息过剩但注意力稀缺”的问题,因而如何利用社交媒体传播规律,在更短的时间内收获更多的“粉丝”,进而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成为新媒体运营中的主导逻辑,并由此导致当下的媒体竞争空前激烈。在这一背景下,精心选择热点事件,抓住网民心理“痛点”,从而引发大规模的社交媒体分享行为,进而制造社会热点话题的方式极为流行。近年来的热点事件,

2、如“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事件、山东“未冷藏疫苗”事件、“盛事蝼蚁”事件等,均为“新媒体事件”的典型。对于这一现象,有学者从网络炒作、网络推手等角度进行了深入考察,对其形成条件、演变历史、运作模式及甄别方法进行了探讨,但相关研究成果还多停留在对WEBl.0时代基于论坛、网站等媒介载体的分析,对于微信、知识分享社区和笔记类分享应用等新的网络应用环境下的分析仍然较为薄弱。新媒体事件的现象特征是大量网民围绕某一热点话题的聚合,而其本质特征则是大规模网民的集体行动。从社会运动与集体行动理论方面切入的研究也相对丰富。研究者基于网络的匿名性、非理性和无明显的组织特征,视之

3、为一种非理性的群体性行为,往往称之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集群行为、网络集体行为等。比如,张跣把网络抗争视为无组织行为,将其行动剧目分为“人肉搜索”、“雷词制造”、“无聊聚集”三种。但是对于如此大规模陌生网民之间的跨地域聚集,其动员机制则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对此,也有学者从情感动员的视角进行了相关研究。如Wettergren对网民利用讽刺漫画等手段制造幽默滑稽的情感效果开展抗议活动进行了研究。杨国彬更进一步探讨了戏谑与悲情在网络事件中的动员效果,认为“网络事件的发生,是一个情感动员的过程”。情感动员的研究解释了新媒体事件何以动员大规模非直接利益相关者的问题,

4、说明了集体行动中的情感不是简单的资源或工具,而是抗争的动力,并且集体行动有其独特的情感逻辑。但这一理论模型仍然没有解释的问题是,在新媒体事件中,情感是通过什么方式和机制在大规模的网民中进行动员的?基于这种情感动员,又形成了何种不同于线下的集体行动逻辑?一从近年来典型网络炒作的案例来看,悲情、恐惧与戏谑是对网民进行情感动员的主要手段。基于不同的情感内核,各类新媒体事件在话题选择、话语表达和叙事模式上形成了不同的操作模式。(一)悲情动员所谓悲情动员,从叙事策略上看,是把悲情作为情感动员的核心,并使之成为文本的主导情感基调和风格,让新闻主角成为悲情表达的符号。具体来

5、看,主要有两种操作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个体化的悲情动员,即把新闻故事中的主角定位为一个弱者、受害者,通过其悲剧性命运形成叙事张力,并通过情感注入和内视角的运用,唤起读者的悲剧性体验,从而诱发情感共鸣。以个体的悲剧性命运为样本,深入反思背后的社会体制和机制问题,本是一种有价值的深度报道模式。但在新媒体事件形成过程中,一般对这种模式的应用较为极端化、简单化,即完全忽略个人所应背负的法律或道德责任,一股脑地归罪于社会、体制;或者引导读者消费一个真实的悲剧性命运,唤起的只是一种廉价的、暂时的同情,而没有从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中去剖析其中的复杂问题。在对个体悲情的叙事基础之上

6、,悲情动员还惯于升华渲染,通过对社会压迫的夸张甚至虚构,营造出社会悲情。这一点与当前网络上民粹主义思潮的流行关系密切。民粹主义秉承的是典型的二元对立思维。具体到社会关系的认知上,就是把社会阶层划分为平民(民)与精英(官),并把二者的关系绝对对立化,即把=者的关系定位为压迫者与被压迫者。通过对社会压迫关系的绝对化与普遍化,在民粹主义思潮的支配下,悲情动员主要渲染的就是整个平民群体的弱势地位和被压迫的悲催命运。从具体的操作过程来看,复杂的新闻事实一般会简化成单纯的恃强凌弱故事。这样通过“标签化”、”脸谱化”的方法,涉事双方就被划分为强弱两方,由此分别贴上正义与非正

7、义的标签,成为不可调和的敌对关系,从而进一步强化了社会悲情。(二)戏谑式解构在新媒体事件中,利用网民娱乐心态,通过各种网络传播新方式,以娱乐的形式进行的戏谑式动员也很普遍。一些网民与自媒体账号大量使用PS图、网络造句、网络行为艺术、表情包等方式,以戏谑的方式炒作网络热点,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网络集体行动。在这种意义上,新媒体事件融合了娱乐与抗争的双重意味。从内在特质来看,这种网络炒作首先带有鲜明的娱乐属性。这种娱乐性典型地体现在其表达方式上。如PS图及恶搞视频往往借用大众所熟悉的明星形象、表情或漫画,通过再创作产生出强烈的戏剧张力,生动诙谐,让人忍俊不禁。其次,

8、这种网络炒作带有直接的抗争功能。在《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