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康胃宁痛汤治疗胃脘痛152例疗效观察

自拟康胃宁痛汤治疗胃脘痛152例疗效观察

ID:32964393

大小:56.7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8

自拟康胃宁痛汤治疗胃脘痛152例疗效观察_第1页
自拟康胃宁痛汤治疗胃脘痛152例疗效观察_第2页
自拟康胃宁痛汤治疗胃脘痛152例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自拟康胃宁痛汤治疗胃脘痛152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拟康胃宁痛汤治疗胃皖痛152例疗效观察姜利国1吕春兰21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大头山中心卫牛院河北围场068452;2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中医院河北围场068452【关键词】胃皖痛;辨证论治;中药,康胃宁痛汤【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007-01胃痛又称胃胶痛,是以上腹胃胶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木病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濡养所致。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以及部分肝、胆、

2、胰疾病等引起的胃腕疼痛为主症者,属中医“胃痛”范畴。2012年10月〜2013年4月,笔者采用自拟康胃宁痛汤辨证加减治疗胃腕痛15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152例均为中医科门诊患者,男62例,女,90例;年龄10〜75岁,平均年龄423岁;病稈•最短05h,最长3年,平均35月。12诊断标准:①临床以胃皖部疼痛为主症。常伴有食欲不振,痞闷或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等症。②发病常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因素有关。③起病或急或缓,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④上消化道X线胃肠顿餐检查、纤维胃镜及病

3、理学检查等,有助诊断。肝炎、胆囊炎、胰腺炎、肺炎、阑尾炎、心肌梗死、肾盂肾炎等疾病出现胃痛时,应结合西医学检查,予以排除[1]。13治疗方法:予自拟康胃宁痛汤。药物组成:枳壳15g,柴胡10g,炒白芍20g,桂枝10爲砂仁10g,元胡10g,陈皮10g,甘草10g。寒邪客胃加吴茱萸、干姜,若兼见寒热身痛等表寒证者加紫苏、牛姜;若郁久化热,寒热错杂,加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寒热并调;饮食停滞加焦三仙、槟榔;肝胃郁热加牡丹皮、梔子;瘀血停滞加三七、莪术、五灵脂;湿热中阻加半夏、茯苓、黄连、梔子;胃阴亏虚加沙参、石斛、玉你脾胃虚寒加黄茂、甘松

4、、生姜、大枣。用法:日「剂,水煎2次,共取汁350mL,分早、晚2次服。实证3剂为「个疗程,虚证7剂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14疗效标准:治愈:胃月完痛及其他症状消失,X线顿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无异常;好转:胃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X线顿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有好转;未愈:症状无改善,X线顿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无变化[2]。2结果本组152例,治愈112例,好转4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3讨论胃痛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遂等病因引起,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养是发生胃痛的主要病机[3],《杂病源流犀烛·

5、;胃痛》曰「'胃痛,邪干胃腕病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之发,民病胃胶当心而痛。”,《证治汇补·心痛》曰「'服寒药过多,致脾胃虚弱,胃月完作痛”,从中可见胃痛常与胃、肝、脾等脏腑有关。胃痛初期,病变脏腑单一,久则相互影响,虚实错杂,迁延难愈。胃痛有虚实之不同,临床上寒邪、食滞、气滞、热郁、血瘀、湿阻等多属实证,致“不通则痛”;脾胃虚寒、胃阴亏虚多属虚证,致“不荣则痛”。散寒、消食、理气、泄热、化瘀、除湿、养阴、温阳等均可起“通”和“荣”的作用,而达止痛效果。又《素问·宝命全形论》曰:

6、“土得木而达”。故治胃当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再辨清寒热虚实,施以方药。用自拟康胃宇痛汤随症加减治疗胃痛,可起到理气和胃止痛之功效。药物组成:枳壳、柴胡、炒白芍、桂枝、砂仁元胡、陈皮、甘草。方中枳壳、柴胡疏肝解郁、消胀除痞、和降胃气,共为君药;炒白芍、桂枝平肝和营、缓急止痛,调理脾胃(《衷中参西录》桂枝解云:桂枝其味甘,善和脾胃,能使脾气之陷者上升,胃气上逆者下降),为臣药;元胡、砂仁、陈皮燥湿健脾、理气和胃止痛,为佐药;甘草与炒白芍相配,酸甘化阴,正和胃喜润恶燥之性,缓急止痛,与桂枝相配,辛甘化阳,振奋脾胃阳气,同时能调和诸药,为使

7、药。以上诸药相合,胃、脾、肝兼顾、药物功性与脏腑特性相投,起到疏肝气、调脾气、和胃气、止疼痛之效。在此方基础上依病因不同,辨证施治,补不足、损有余、除客邪,标本兼顾。若寒邪客胃加吴茱萸、干姜温胃散寒,若郁久化热,寒热错杂,加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寒热并调;饮食停滞加焦三仙、槟榔消食化滞;肝胃郁热加牡丹皮、黄连、川楝子泄热和胃;瘀血停滞加三七、莪术、五灵脂活血止痛;湿热中阻加半夏、茯苓、黄连、梔子清热化湿;胃阴亏虚加沙参、石斛、玉竹滋阴益胃;脾胃虚寒加黄茂、党参、白术、甘松、生姜、大枣温中健脾。参考文献[1]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

8、: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9.[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2:10[3]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