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药物性皮炎的临床治疗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药物性皮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尤海燕(黑龙江省医院150036)【中图分类号1R75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2-0162-01药物性皮炎又称药疹,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如注射、内服、吸入、外用等途径进入体内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重者可伴有系统累及。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包扌舌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发病机制,前者涉及I型〜IV型变态反应,与患者的遗传素质有关,常见的引起药物性皮炎的致敏药物有:①解热镇痛药,其中以毗哇酮类和水杨酸盐制剂为多见;②磺胺类,其中以长效磺胺为多;③安眠镇静药,其中以巴比妥类较多;④抗生素
2、类,其中以青霉素为多见;⑤其他药物,如抗癫痫药、咲喃n坐酮、血清制品等。近年来,中草药引起的药物过敏反应也逐渐增多,己引起人们的重视。1临床表现①发疹前近期内有明确用药史。应详细询问起疹前3周内的用药史及既往药物过敏史。②有一定潜伏期,首次用药大约在5〜20天内发病,重复用药则在数小时或1〜2天内发病。剥脱性皮炎的潜伏期较长,一般在20天以上。③皮损特点:a.皮疹形态多种多样,皮疹表现常模拟其他发疹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风疹等)或常见皮肤病(如尊麻疹、多形性红斑、玫瑰糠疹、过敏性紫瘢等),但常比被模拟疾患的皮疹分布更广泛,数量更多,色
3、泽更鲜艳。有固定性红斑、尊麻疹、血管性水肿、麻疹样、猩红热样、多形性红斑样、紫瘢样、玫瑰糠疹样、扁平苔蘇样、座疮样、血管炎型、血清病样综合征、大疱性表皮松解型及剥脱性皮炎型等。b・除固定性红斑和尊麻疹外,皮疹常呈泛发性、对称性分布。c.重症类型可有黏膜损害,如重症多形性红斑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或剥脱性皮炎型。④除瘙痒外,部分病例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乏力、头痛及周身不适等。重症病例可有肝、肾、心脏、关节及造血系统损害。⑤病程常具有自限性,停用致敏药物后,一般2〜4周可痊愈,但剥脱性皮炎型常在1〜3个月或更久方可痊愈。皮质类固醇激素
4、等抗过敏药物治疗效果好。2治疗方案2.1一般治疗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对可疑致敏的结构类似药物及其他易致敏药物,亦应避免使用。促进致敏药物排泄,多饮水或静脉输液。对急性患者应加强护理,保持病室清洁、室温适宜、干燥、空气流通。勤翻身、防止褥疮发生。2.2全身治疗①轻症药疹a.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等,选择其中1〜2种口服。b・非特异性脫敏治疗:10%葡萄糖酸钙、硫代硫酸钠0.64g用10ml注射用水溶解后,每天1次,静脉注射;维生素C0.2g,每天3次,口服。②较重病例如麻疹型、猩红热样或皮疹泛发伴中度发热者,在排除了感染因素后,
5、除上述药物外可给泼尼松每天20〜40mg,分2〜3次口服,皮疹明显消退、体温正常可渐减量至停用。③病情严重如重症多形性红斑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和剥脱性皮炎型,除采用一般抗过敏治疗外,尚需采取以下措施。a.皮质类固醇激素:尽早足量短期使用,如氢化可的松300〜500mg(或相应剂量的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维生素C1〜3g,氯化钾1〜2g,维生素B6100〜200mg,加入5%〜10%葡萄糖溶液1000〜2000ml内,缓慢静滴,每天1次。最好维持24h不停;直至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每次递减量应控制在当日总量的1/6〜1/10),每递减一次
6、应观察3〜5天再考虑下一次减量;待病情稳定后改为泼尼松口服,必要吋需用一段吋间维持量。用药过程中应严格注意可能出现的激素副作用。b.抗组胺类药物、维生素C、钙剂等。c.抗生素:应用抗生素以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d.支持疗法:补给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输血和血浆。巳对症治疗:伴有肝、肾、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等内脏器官受累时,及吋相应处理。①对重金属所致的药疹,可试用二疏基丙醇,首次200mg肌内注射,以后100〜200mg,每天6次,肌内注射,2〜4天后可渐减少剂量和次数。2.3局部治疗①皮疹无渗出的可给予单纯扑
7、粉或炉甘石洗剂外用,轻度渗出的用40%氧化锌油。②皮疹有大片糜烂、渗液明显者应行干燥暴露疗法,注意保持环境清洁,做好消毒隔离,每天换消毒床单。糜烂面用3%硼酸溶液清洗后贴敷0.5%依沙叮呢软膏纱布,或者用0.5%新霉素软膏或黏膜溃疡膏(地塞米松0.025,浓维生素A、维生素D各2.0,盐酸丁卡因:L.0,新霉素1.0,单纯脂加至100.0)o③有大疱的可用无菌针筒抽出疱液后外涂2%甲紫溶液。④眼结膜损害每天数次用3%硼酸洗眼液或生理盐水冲洗,清除分泌物,每天1〜2次;每小时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生素眼药水交替点眼,晚上涂红霉素眼膏,以防粘连
8、。⑤口腔损害可用3%硼酸溶液或2%碳酸氢钠溶液含漱。进食前口腔可涂2%T卡因溶液或1%达克罗宁溶液以减少进食疼痛。唇部用凡士林油纱条贴敷。参考文献⑴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