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皮炎西医治疗

药物性皮炎西医治疗

ID:36750827

大小:61.7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4

药物性皮炎西医治疗_第1页
药物性皮炎西医治疗_第2页
药物性皮炎西医治疗_第3页
药物性皮炎西医治疗_第4页
药物性皮炎西医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物性皮炎西医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药物性皮炎西医治疗【摘要】药物性皮炎(deHnatitismedicatosa),也称为药疹(drngemption),是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如注射、口服、吸入、外用期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急性炎症性反应。重者伴有内脏损害其发病机制很复杂,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作用机制,前者涉及变态反应I~Ⅳ型,与患者过敏体质有关。常见引起药物性皮炎的致敏药物如:①解热镇痛药;②磺胺类药;③抗生素类药,如氮是青霉素;④安眠镇静及抗癫痫药;⑤其他药物,如呋喃唑酮、血泡制品等。近年来某些中药引起药物性皮炎现象已引起人们重视。【关键词】药物性皮炎西医疗法护理【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一)病前有用药史,

2、多在治疗过程中急骤发病。应详细询起疹前3周内的用药史及既往药物过敏史。(二)有一定潜伏期,首次用药潜伏期约5~20天左右,重复用药则可在1~2日或数小时内发病。(三)皮疹类型多样,除固定型药疹有特征性表现外,药疹均具有发病突然,皮疹对称,泛发,颜色鲜艳,自觉瘙痒的点。(四)可伴发热、头痛、恶心、乏力等全身症状。(五)重症时常伴口腔黏膜损害,且可有肝、肾、心脏、关节及造血系统损害。5(六)病程多急性,停用致敏药物后,轻症者约1~3周内自愈。再用该药或结构类似药可再发病。(七)皮质类固醇等抗过敏药治疗效果好。二、实验室检查(一)白细胞总数可增多,常伴嗜酸性白细胞增多,个别情况有白细胞

3、减少。(二)若内脏受累,可出现肝功异常、尿蛋白、心电图异常等。(三)体内及体外试验如激发试验、嗜碱细胞脱颗粒试验等。【鉴别诊断】一、本病应注意与其他发诊性皮肤病及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等相鉴别:药疹的皮疹颜色更为鲜红及瘙痒,而全身症状却较轻;缺乏传染病应具有的其他症状和体征,如麻疹的kiong斑,猩红热的草莓样舌等;血嗜酸性白细胞增多及有用药史等可以区别开。二、本病应注意与感染引起的皮疹相鉴别:感染引起的发疹是由于有感染灶,如乳腺炎时,脓性分泌物吸收而致中毒红斑或自敏性皮炎。依据其有感染病灶、高熟、寒战等全身症状较重,皮疹颜色相对暗红,瘙痒轻,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及有核左移等可以鉴

4、别。【防治】一、一般治疗(一)立即停用致敏或可疑致敏药物,慎用其他化学结构相近及其他易致敏药物。(二)促进药物排泄多饮水或静脉输液。二、全身治疗5(一)轻症药疹1.抗组胺类药物可选择其中1~2种口服,如氯苯那敏、去氯羟嗪等。2.非特异性脱敏药物10%葡萄糖酸钙10ml,或硫代硫酸钠0.64g加注射用水10ml溶解后,每日1次静脉注射;维生素C口服或静脉滴注。3.发疹型或荨麻疹型药疹伴发热者,在除外了感染因素后,可选用泼尼松,20~40mg/d,分2~3次口服,皮疹基本消退、体温正常可减量。(二)重症药疹伴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及内脏受累,尽早足量应用皮质类固醇。1.氢化可的松200~

5、500mg,加入5%~10%葡萄糖液500~1000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或地塞米松10~20mg/d,分2~3次静脉小壶滴注。注意氢化可的松的溶媒为乙醇,因而对乙醇敏感的患者不能使用。2.抗组胺类药、维生素C、钙剂等。3.防治感染选用有效抗生素静脉滴注。4.支持疗法补充白蛋白、输全血或血浆。5.注意水、电解质平衡。6.肝、肾等内脏受累时,按内科治疗对症处理。三、局部治疗(一)皮疹无渗出时,可选炉甘石洗剂外用。5(二)皮疹有大面积糜烂、渗液时,注意环境清洁。对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有大片创面者,应严格执行隔离消毒措施,如进行室内消毒,使用无菌

6、床单及注意无菌操作等。皮损干燥暴露、糜烂面清洁后用单层浸有0.05%盐酸小檗碱液纱布或0.2%庆大霉素生理盐水纱布贴敷,有大疱时先用无菌注射器抽吸疱液。(三)皮质类固醇霜剂外用,每日3次。(四)加强眼、鼻、口腔、肛门及外生殖器黏膜清洁护理。四、治疗原发病五、预防(一)用药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致敏药及结构类似的药物。(二)杜绝滥用药物。(三)严格执行有关药物的常规皮试制度。(四)注意监视药疹的早期症状,尽早诊断,立即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应注意与发疹性传染病及与感染引起的皮疹相鉴别。(五)注意处方中复方药物的组成成分,了解其中可能易致敏成分,特别是感冒药,解热止痛药及中

7、、西复合制剂。(六)已出现药疹者,医生应明确告知患者本人且在病历显著位置记载致敏药物,以避免再用同类和结构类似药物。参考文献[1]陈泽仪,张传钓,吴庆贞,朱仲刚,邱锦贤,何国祥.系统性硬皮病35例临床分析[J].上海医学;1980年05.5[2]邢育祥.中西医结合治疗红斑狼疮、银屑病八百八十例疗效观察[N].健康报;2002年.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