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建立公共财政预算公众监督机制可行性研究

我国地方建立公共财政预算公众监督机制可行性研究

ID:32952258

大小:57.8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8

我国地方建立公共财政预算公众监督机制可行性研究_第1页
我国地方建立公共财政预算公众监督机制可行性研究_第2页
我国地方建立公共财政预算公众监督机制可行性研究_第3页
我国地方建立公共财政预算公众监督机制可行性研究_第4页
我国地方建立公共财政预算公众监督机制可行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地方建立公共财政预算公众监督机制可行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地方建立公共财政预算公众监督机制可行性研究摘要公共财政预算作为国家对公共税收运用的基本计划,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性文件,是保证国家政治、经济各项事务正常运转的保证。由于信息不对称,地方政府与社会公众存在着会利益博弈,造成资源浪费,资金效率低下,有必要对公共财政预算作出监督。现阶段地方公共财政预算监督机制已取得很大发展,但各种监督机制都存在严重问题,未形成公众监督机制,也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有必要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建立有效的公众监督机制。关键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公众监督机制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1我国地方公共财政监督现状1.1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主体虚位一一监督流于例行

2、监督首先,地方人大缺乏监督实权。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主要的预算监督主体,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使得人大缺乏监督权威,流于形式。首先,我国宪法规定,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与检察、司法机关由人大产生并向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这是一种从属关系,而不是平等关系。而在现实中,“以党代政”现象普遍存在,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往往成为政府的附庸,很少就政府工作提出意见,更不用说提反对意见,在性质上沦为政府的咨询机构。在公共财政预算监督过程中,人大所发挥的作用往往遭到质疑。在预算提交人大后,一般只是走过场而已。有人就戏称地方人大在预算监督中只是“橡皮图章”,好像人大代表只会鼓掌表示通过,缺

3、乏监督实权。其次,地方人大对预算监督流于例行监督。以我国县级公共财政预算为例。根据《预算法》规定,县级人大对本级和下级政府享有监督权,然而由于县级人大例会时间间隔较短,在市级人大会召开前,就已对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方案进行讨论,但这种讨论仅仅是就计划案而谈,并没有形成正式预算;另一方面,预算过程中专业人士缺乏,讨论时间不足等,方方面面的原因使得对预算监督流于例行监督,缺乏实际意义。1.2审计部门监督有待改进首先,审计监督权主体定位模糊。目前我国实行的是行政审计体制,审计机关隶属于各级政府部门,属于外部监督范畴。然而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审计监督具有浓厚的内部监督色彩,这与政府内部监督一一财政

4、监察,产生角色交叉,主体定位模糊,有时便会出现监督真空。其次,行政审计体制独立性受到限制。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审计机构在人事组织,经费拨付与行政管理方面均由本级政府部门负责,极大削弱了审计部门监督的独立性。最后,监督力度不足。地方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仅是账项审计监督。预算外的公共支出、政府负债及基础设施质量建设等未纳入监督范围;对纳入监督行列的项目,也会因审计对象不予合作、拒绝或抵制调查等行为,造成全面监督的困难,而由于监督法制不健全,被监督者也不用为此付出任何代价,审计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虚置状态,无法取得预期监督效果。1.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监督法制不健全近年来,随着构建公共财政框架

5、思路的建立,我国预算监督法律制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我国当前有关预算监督的立法效力层次和权威性不高。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指定的法律不多,大多是行政法规,部门规定或地方性法令法规。其中有些规定相互矛盾,甚至与国家法律不一致。例如,在地方人大监督机构设置方面,由于法律规定不明确,现有的预算监督机构全靠各地自行争取,不少地方因为地方机构编制的限制而无法设立。因此,各地预算监督机构不统一,不规范。除此之外,由于预算监督后果的法律责任界定不清,而导致监督主体玩忽职守。官本位思想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致使预算监督成为地方政府谋取利益的工具,主要依据其意愿

6、监督,主观随意性很大。而我国的法律却没有对此进行法律责任的明确界定,只说明因政府擅自变更预算导致失衡的,只要预算执行结果不产生赤字,就无需追究相关机构和工作人员责任。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法律责任缺位和虚化,给预算监督造成了即成的困扰。2建立公众参与可行性分析2.1公众参与地方财政预算的效能分析由前述内容可知,由于地方政府“经济人”特性,其在预算过程中总会寻求实现地方政府利益最大化,从而产生寻租、低效率,造成财政资金流失。但即使实现地方政府利益最大化,并不等同于实现公民利益最大化。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地方政府往往并不能总会代表大多数人意愿,这就意味着政府会损害部分公众利益,不能实现帕累托

7、最优,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因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局部利益往往高于集体利益。在财政预算过程中,政府会以部门利益作为决策参量,而不顾宏观利益和全局利益。公共财政立法保护每一个纳税人的利益,而其实现就需要每一个纳税参与。财政资金来自公众,公共财政预算则与公众有直接关联性。公众是地方公共财政预算监督的最权威的主体,也是具有最小成本的监督主体。公众参与地方政府预算监督体现了公众争取自身利益的动机,可有效弥地补现有监督机制中监督权行使不充分和执行仅是事后监督的缺陷。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