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肠管恶性黑色素瘤两例临床病理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肠管恶性黑色素瘤两例临床病理分析韩志鹏(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病理科辽宁朝阳122000)【中图分类号】R7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3-0116-011临床资料1.1病例一患者,女,74岁,主诉:间断便血一年余。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带血丝,半年前出现大便习惯改变,有脓血便,便有里急后重感,近日出现排便费力。病来体重减轻约5千克。专科检查:肛门直肠检查:见距肛门缘约8cm环形肿物,齿状线4点见一黑色带蒂肿物约2×2cm大小。结肠镜检查:直肠5〜8cm粘膜增生隆起,表面绒毛状,质脆易出血,环壁牛长;近齿状
2、线见一2×2cm隆起型肿物,亚蒂,表面出现糜烂。直肠取活检病理(齿状线肿物未取)诊断:直肠高分化腺癌。在全麻下手术,送检病理标木:肠管带肛门长30cm,齿状线上见肿物2×1.5×0.8cm,色黑质软,距齿状线上3cm见隆起型肿物9×8cm,灰红质软脆,肿物周围淋巴结检出12枚。病理诊断:1.肓:肠(齿状线)恶性黑色素瘤。2.直肠高分化腺癌,浸润深肌层,断端(-),检出12枚淋巴结未见癌转移,其中2枚淋巴结见恶性黑色素瘤转移。1.2病例二患者,势,71岁。主诉:腹胀、乏力约2个月,加重5天。患者约2个月前无明显诱
3、因出现腹胀,进食后加重,伴略有腹痛,排便习惯改变,便黑褐色,体重明显下降,近2月下降5千克。时有咳痰带血丝,无咯血,排便次数多但量少,黑褐色。专科检查:1.肝内多发实性占位性病变,胆囊多发息肉样病变,胰腺未见异常。2•胸部CT:双肺多发转移瘤,双肺门多发淋巴结转移,胸壁转移瘤可能性大,纵隔多发小淋巴结。冠状动脉钙化,心包积液。3•全腹CT:盆腔占位,第6组小肠占位性病变伴小肠梗阻,腹腔多发淋巴结转移,腹壁及臀部转移。胆囊及膀胱改变;前列腺增大伴钙化。确定诊断:脑、肺、胸壁及肝脏多发转移瘤;不全肠梗阻。目前患者为晚期肿瘤病人,抵抗力及免疫力均低下,存在病情进一
4、步加重可能,充分与患者家属沟通,患者目前禁水,给予静脉高营养对症治疗。胃肠减压,支持对症治疗,必要吋手术治疗。术前疑难病例讨论:患者自诉腹痛较前加重,目前诊断肠梗阻,有较窄风险,有手术指征,但患者高龄,恶性肿瘤晚期,病情复杂危重,手术风险极大,围手术期死亡率极高,手术中根据情况,行造痿术或仅取病理。手术标本:肠管45cm,直径4cm,距一侧断端10cm处见隆起型肿物9×5.5×5cm,色黑质软脆,肠壁浆膜弥漫黑色结节,肿物周围检出淋巴结40枚。病理诊断:肠管恶性黑色素瘤,浸润全层,近端断端见肿瘤组织,远侧断端未见肿瘤组织,肿物周围淋巴
5、结转移40/40,肠管浆膜弥漫转移。2讨论肠管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少见且预后极差的肿瘤,具有很强的侵袭性和转移性,临床极易误诊,误诊率可达80%以上。其占全部恶性黑色素瘤的1%-2%,好发于50岁以上女性。5年生存率仅9%-17%o本病以老年人多见。主要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变。黑色素细胞或其母细胞来源于外胚层的神经悄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迁移到皮肤、眼、黏膜表面和神经系统等部位。本次研究的两例黑色素瘤,镜检均为瘤细胞排列成实性巢状、和旋涡状,瘤细胞呈圆形、多角形,核大,见核分裂,瘤细胞内可见黑色素颗粒。免疫组化:CEA(-),HMB45(++),S-100(
6、++),CK(・),Ki-67(阳性80%),MelanA(+),Vimentin(++)。诊断恶性黑色素瘤明确。肠管恶性黑色素瘤多发生于齿状线附近,此处血管和淋巴管丰富,早期即可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可见于肝、肺、脑、骨髓等,因此是一种少见的预后极差恶性肿瘤。有文献报道本病术后5年生存率低于10%o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其预后一般决定于肿瘤的厚度,2mm以内者预后好。因此,早期发现很重要,对具有患本病风险的人群要进行常规直肠检查。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有氮烯咪胺(DTIC)、卡氮芥(BCNU)、长春新碱(VCR)等,放疗效果不明显。研究的
7、两例均予以氮烯咪胺+顺钳二联化疗,无明显化疗副作用出现。患者一般就诊吋多为中晚期,其确诊靠病理诊断。本病分期:1期为局限性,无局部浸润;2期有局部浸润,但无远处转移;3期有远处转移。恶性黑色素瘤早期易发生血源性转移或淋巴道转移,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分期、有无远处转移、手术或治疗方式等因素影响患者的生存率,预后极差。在临床上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到早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误诊率,提高总体生存率。免疫组化对无色素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很有意义,HMB45是恶性黑色素瘤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对恶性黑色素瘤有特异性。S-100蛋白和vimentin是恶性黑色素瘤敏感
8、的免疫组化标记,其阳性率分别为90%以上和100%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