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40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研究

对40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研究

ID:23423248

大小:7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对40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研究_第1页
对40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研究_第2页
对40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研究_第3页
对40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研究_第4页
对40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40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40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研究巴彦县人民医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1800摘要:目的:对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的病例进行研究调查。方法:通过对2013年1月到2015年10月在木院接受治疗的40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皮肤标木进行临床研究,对其症状进行回顾。结果: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形态多样,分为上皮样细胞、棱形细胞、小痣样细胞、透明细胞及瘤巨细胞等,排列也多样化,呈巢状、梁状、腺泡状、朿状、编织状漩涡状或弥漫分布。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瘤细胞S-100蛋白、HMB45、Vimentin等阳性率分别为84%、72%、80%等。结

2、论:恶性黑色素瘤的结构以及形态多样,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关键词: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皮肤肿瘤,特点为发展快、转移早、易复发、治疗效果不理想。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发病率不断增高,每年新增的患者可达5万。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只有黑色素细胞分化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2%,大部分发生于皮肤、眼、外阴,其次为直肠、肛门、生殖道、消化道、鼻窦、喉、肺,也可发生于脉络膜及软脑膜等处。与黑色素瘤发生相关因素有遗传、紫外

3、线、色素痣、外伤等。因其病理组织学及细胞学形态的多样性,部分肿瘤不含黑色素,容易误诊和漏珍。木文通过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恶性黑色素瘤治疗的患者40例,其中男25例,女性15例;发病年龄23-83岁,中位年龄为59岁;其中22-48岁共7例,占18%,49-83岁共34例,占83%,男、女性别比为1.67:1,病史,1个月至4年;多以色素斑块增大伴糜烂、溃疡不愈或肿块形成为主诉;并转移至不同的脏器伴有相应的局部症状及体征。

4、这40例患者的发病部位为:分布于足部17例(其中足底5例。足跟4例,足趾6例,足背2例)伴大脑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各1例;手指4例(指腹、甲下各2例);头颈部7例(头皮2例,颞部1例,外耳道、U唇及颈部各1例);躯干部7例(胸壁3例。腰背部3例。外阴伴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例);大腿3例;前臂2例。入选标准:符合恶性黑色素瘤诊断标准,且依从性较好,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配合EORTCQLQ-C30量表调查。排除标准:经病理学证实为非恶性黑色素瘤者,身患严重的心脑血管系统疾患,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病变者。1.2方法所有标本均经

5、过4%中性甲醛固定,常规取材。脱水,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全部病例均做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进行鉴别,采用的是Envision二步法。所用抗体HMB45、S-100蛋白、Vimentin、LCA、CK、EMA、desmin均为Dako公司产品。EMA、LCA细胞膜出现棕黄色颗粒判定为阳性标志,其余细胞质内出现棕黄色颗粒判定为阳性标志。以上免疫组化均严格按操作说明进行。由2名高年资病理医师重新复查临床资料,光镜观察苏木素-伊红(HE)切片及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1.3统计方法对所有数据进行编码,采用SPSS17.0的

6、统计分析软件包输入电脑,根据调查量表数据建立原始数据库,选用因子分析,采用主成份分解及正交旋转方法进行因素分析,量表积分的标准分根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检验结果。选用t检验或近似t检验,一律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1.结果2.1免疫组织化学检验结果由表一可知,该40例恶性黑素色瘤的免疫组织的化学检验结果。患者的各方面对应因子的P值都<0.05,充分说明了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统计意义。2.2恶性黑色素瘤的细胞形态通过光镜可以明显看到,该40例患者的皮肤的恶性黑色素瘤的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上皮样细胞型2

7、2例,占55.0%,瘤细胞体积大,呈圆形,边界清楚,核圆形、椭圆形,核仁明显,胞质丰富,瘤细胞排列成巢状、腺泡状或片状结构。②棱型细胞型6例,占15.0%,瘤细胞异型明显,呈梭型,核呈卵圆形,深染,胞质少淡染,瘤细胞排列成束状、编织状、漩涡状。③小痣细胞型8例,么20.0%,瘤细胞类似痣细胞,体积小,胞质少,边界尚清楚,核圆形或不规则形,深染,核仁不明显,瘤细胞呈弥漫分布或梁状排列。④混合细胞型4例,占10.0%,瘤细胞为上皮样细胞、梭型细胞、小痣样细胞、气球样细胞及多核巨细胞等混合,多核巨细胞多为双核,核分裂像多见。瘤细胞排

8、列呈巢状、束状、编织状。1.结论3.1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病因导致恶性黑色素瘤的病因很多,但尚未完全弄清楚。首先就是日光的暴晒导致。各国流行病学研究通过与性别奋关的皮损解剖学分布差异、移民研究、居住纬度和种族差异研究,提示:阳光辐射是浅皮肤人种黑色素瘤的重要病因。黑色素瘤集中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