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应用研究

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应用研究

ID:32945680

大小:54.4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8

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应用研究_第1页
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应用研究_第2页
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应用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20例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给药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胺碘酮治疗组)和对照组(利多卡因治疗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治疗5d后,观察组显效38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显效33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83.3%o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患

2、者均给予常规心肌梗死治疗,并给予持续心电监护。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静脉滴注,首次负荷量为150mg于15min内滴注完毕,维持量为前6h速度1mg/min然后改为0.5mg/min,如果效果不甚理想可给予150mg重复应用;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静脉滴注,首次负荷量为1〜1.5mg/kg,维持量为1〜4mg/min,24h后减为1〜2mg/min,效果不理想则每5〜10min重复0.5〜0.75mg/kg,最大量可达3mg/kgo两组患者治疗5d后比较治疗效果。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室颤发

3、生率、致死率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1.4疗效评价[2]显效:室性早搏减少90%以上甚至消失,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消失;有效:室性早搏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减少50%以上但小于90%;无效:不符合以上各项指征者。1.5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治疗有效率治疗5d后,观察组显效38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显效33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83.3%o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4、。2.2室颤发生率、致死率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观察组室颤发生率、致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3讨论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脏收缩力减弱,顺应性减低,心肌收缩不协调,导致心律失常,可出现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由于泵衰竭或过度交感兴奋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房颤、心房扑动或室上性心动过速。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重在积极的血运重建、改善泵功能及抑制过度交感神经激活。传统临床常规应用利多卡因治疗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疗效,但效果并不甚理想,且临

5、床不良反应较多,如室颤、血压下降、室性心动过速等,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诱发死亡[3]。胺碘酮作为一种多通道阻滞剂,可表现出I〜IV类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作用,包括轻度阻滞钠通道作用、阻滞钾通道作用、阻滞L型钙通道作用、非竞争性阻断a受体和B受体作用,因此其治疗心律失常的适应范围较广,且不良反应较少。本研究结果表明,胺碘酮较利多卡因治疗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具有更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较利多卡因明显提高(P<0.05);且应用胺碘酮组室颤发生率、致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利多卡因组少(P〈0.05)。显示胺碘酮是治疗AMI并

6、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毛小琼•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分析.当代医学,2012,18(13):6465.[2]黄超岚.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临床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12,21(5):794795.[3]尚玉金•丹红注射液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0):14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