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944119
大小:59.0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8
《新时期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时期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浅谈工程教育是一种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培养工程人才的一种专门教育,其最终的目标就是培养合格的工程师。高等工程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学校所注重的高等教育之一,也是教育界和工程界人士所关注的热点。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背景1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目前,我国各个地区的工业发展情况各不相同,但从各种数据和研究来看我国工业正处于工业的中期,这个阶段不可逾越,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还是实现工业化。这样的历史阶段就决定了中国工程人才需求的结构和特点。根据教育部所得出的数据,我国
2、工科学生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占比重很大,大约占所有大学生比例的30%o而多数发达国家工科院校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比例不超过10%。国内外之所以比重相差较大是因为所处的背景不同。发达国家已经历了工业化这一过程,而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历史阶段,最迫切的需求还是工程人才。因此,我们要大力研究工程教育,特别是研究工业化中期工程人才的需求和特点及工程教育的规律。2高等工程教育规模扩大1895年清政府成立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培养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学校一一中西学堂,其成立标志着高等工程教育在中国的诞生。新中国
3、成立后,高等工程教育总体来讲发展较快,工科在校人数,1949年仅3万人,1993年达到93.4万,2000年达到214万。⑴目前,我国的工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当然高等教育也是第一。工程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的比重也是世界第一,约占三分之一左右,最高峰曾达到40%。截止至2010年,我国高校全国招生人数661.8万,在校生总数达2231.8万;其中工科招生人数241.2万,占总招生人数的36.4%,工科在校生达到803.1万,占总在校生数的40%。3国外工程教育迅猛发展近年来,以美德为代表,各国都在
4、不断对其高等工程教育进行不断的改革,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体系和模式,得到教育界、工程界国家决策层面的高度关注,也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美国高等工程教育长期以来偏重科学,以打造工程师的雏形为目标,为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建立了领导型到工程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但受传统科学范式影响较大,其模式也不是完美无缺。现在逐步调整其'‘通才型”模式,总体上向“专才型”学习,增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从课程设置、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强调产学研合作教育,并为此做出长期规划。德国高等工程教育起步最早,其理
5、念、模式突出,已成为许多国家效仿的对象。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侧重技术教育,强调实践性,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培养体系较好地融合了教育与实践的关系,其教师普遍具有“实践”背景,毕业生在学校既可以学习基础知识又可拥有实践能力。二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1教育规模扩张带来的消极影响1998年我国决定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开始大幅度扩张,而我国工科教育的规模远远超过其它学科,工科专业的人数也远远超过其它专业的人数。但在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上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例如用人单位提出工科学生缺乏创
6、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扩招使我国在高等工程教育毕业生的数量上有了一个飞跃,但是在质量上难以得到保证。随着高等工科教育规模的增长,师资力量出现短缺,工科导师、教授的数量开始盲目增长,从而导致教学团队整体质量的下降。同样,实验设施和教师、校舍等物质资源也严重不足。扩招的各个高校水平也参差不齐,不规范的学生培养和管理以及有限的教学资源,使培养出来的工科学生没有达到一个合格毕业生的标准,也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2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工业发展的需要和人
7、才培养之间的差距。长期以来,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中,技术性、实践性、综合性被不断削弱,而学术性、理论性的内容不断增强。目前,国内各大工科高校都是以建设成研究型大学为目标,这样思想指导下,培养出的毕业生理论知识能力强,实践操作能力欠缺,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2]国内各大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同小异,工程教育与工程教育技术培养混为一谈,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相同,培养出的工科毕业生趋同化程度严重,这样就导致了高端研究型人才和低端应用型人才严重短缺,加剧了工科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同时,理论与实践、科研与生产
8、不能紧密联系,致使理论论文发表数量颇多,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指导工程科研项目的人才短缺。从而加剧了高等工程教育与实际需求的矛盾。3学生创新、实践和沟通能力欠缺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在国内高校的培养过程和培养模式中,学校主要以对工科灌输本学科的理论知识为主,使学生在获得整个学科专业体系知识的过程中,很少有机会和时间参加创新活动。学校的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置不灵活,教学方式死板,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创新环境。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存在工程、实践能力缺失的现象,即使某些高校开设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