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现况

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现况

ID:32943913

大小:58.3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7

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现况_第1页
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现况_第2页
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现况_第3页
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现况_第4页
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现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现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现况摘要:新生儿黄疸是新生期临床常见的生理及病理现象,也称之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具有神经毒性,可引起脑细胞功能代谢紊乱,严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及后遗症,甚至引起死亡。因此,把握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治疗是降低新生儿致残率及致死率的关键。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治疗;进展新生儿黄疸是以粘膜、皮肤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临床病症,由胆红素异常引起的胆红素水平升高。该病有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之分,多见于足月儿及早产儿,轻者黄疸呈现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透红;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但一般不过肘膝[1]。由于胆红素具有

2、神经毒性,极易引起核黄疸,导致神经损害及功能残疾等,为此,对其进行尽早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光疗光疗是目前治疗新生儿黄疸最为有效安全的方法之一,具有简便易行、毒副作用小及光疗效果好的优点。其作用机制为胆红素能够吸收光线,未结合胆红素IXaZ通过光氧化及异构体作用产生无毒的水溶性异构体IxaE,然后经过尿液及胆汁将其排出,达到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效果。新生儿光疗设备主要有蓝光箱、蓝光毯、蓝光床等,其光疗方法有连续照射及间歇照射。李树艳学者研究报道[2]:对96例新生儿黄疸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采用蓝光箱及蓝光床进行光疗,得出轻到中度患儿

3、适合蓝光床治疗,而重度患儿则适宜用蓝光箱治疗,同时表明蓝光床的副作用小于蓝光箱,在进行光疗同时也相应的做好相关护理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副作用。袁莉芬学者在其文献中表明[3]: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持续光疗及间歇光疗的疗效没有明显差异,但间歇光疗出现皮疹、腹泻等副反应小于持续光疗。但是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均升高时采用换血疗法比光疗更安全、有效。2换血治疗换血疗法可将血液中胆红素、抗体及有害物质直接换出,可有效减轻溶血、纠正贫血及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到目前为止,被认为是预防核黄疸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换血途径主要有脐静脉换血、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脐

4、静脉与脐动脉同步换血等。肖富明研究表明[4]: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较好疗效,且操作简便,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感染机会少,副作用少。另外,有学者研究表明[5,6]:47.64%的患儿在换血后存在贫血现象,造成贫血的原因可能与抽血前自身贫血、ABO缺血病及补输血等因素相关。同时金秋桂研究表明[7]:换血后的患儿应做好相应处理,如每4h对心率进行监测,注意黄疸程度、烦躁及嗜睡等情况;对胆红素进行检测1次/d,血常规每3d检测1次;出院后每2w对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复查1次。3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治疗有肝酶诱导剂、阻断肠肝循

5、环药物、金属吓咻类、口服菌梔黄、腺昔蛋氨酸等药物。①其中苯巴比妥及尼可刹米属于肝酶诱导剂,此类药物能够促进胆红素的结合,增加肝脏清除胆红素的能力,该种药物对于早产儿黄疸有着显著疗效。②传统的阻断肠肝循环药物有活性炭及琼脂,而现在应用最多的是蒙脱石散等微生态制剂,能够最大限度减少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张燕妮学者在其文献中表明[81:将85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口服蒙脱石散,得出蒙脱石散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能有效缩短黄疸的消退时间,减少蓝光治疗次数,可作为新生儿黄疸的辅助治疗。此外,邓焕明

6、及王平学者同样表明[9,10]:蒙脱石散治疗足月儿黄疸的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③金属吓嘛类主要是锡吓咻,它是血红素转变为胆红素反应中的限速酶,即H0抑制物,其抑制能力是锡-原吓咻的8〜10倍,有利于减少胆红素的生成,达到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的目的。赵世满研究表明[11]:通过锡吓咻配合蓝光治疗可有效促使胆红素的降低,其临床疗效值得肯定。④口服菌梔黄注,夏镭学者报道[12]:选取62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采取对比研究,得出菌梔黄颗粒口服液组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值大于常规组,具有较好疗效。另外,李荣敏同样表明[13]:早期口服菌梔黄可降低新生儿黄疸

7、内的胆红素浓度,同时也可缩短黄疸消退时间,有效预防新生儿黄疸的发生。⑤腺昔蛋氨酸:是近年来新研发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已经研究学者对其进行研究,表明可有效治疗新生儿黄疸。如杨东山研究者表明[14]:新生儿黄疸患儿早期应用腺昔蛋氨酸可较快降低胆红素水平,同时辅以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能够快速消退黄疸,可有效避免换血治疗。4其他治疗近年来,国内已有学者采用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病,已初见成效,其作用机制:利用封闭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细胞上的fc受体,达到阻止溶血的目的。刘荣华及叶章宇学者通过研究表明[15,16]:早期应用人血免疫球蛋白对新

8、生儿ABO溶血病能够缩短患儿的住院天数,降低新生儿贫血的发生率,降低致残率。另外,林玉波及李淑玲研究者表明[17,18]:新生儿黄疸采用游泳辅助治疗,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提高新生儿的免疫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