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管仲列传教案2

2018-2019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管仲列传教案2

ID:32787466

大小:60.7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5

2018-2019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管仲列传教案2_第1页
2018-2019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管仲列传教案2_第2页
2018-2019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管仲列传教案2_第3页
2018-2019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管仲列传教案2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管仲列传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管仲列传》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3、使学生体会管鲍Z交的真诚可贵。4、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教学重点: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教学难点: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三国演义》中的蜀国名相诸葛亮家喻户晓,他躬耕南阳之时,曾自比管、乐。乐,乐毅燕国名将,扶持微弱之燕,联合五国,大败齐军,攻占齐国七十余座城池,战功显赫。

2、而管,即管仲,他究竟有何才能,能成为诸葛亮崇拜的偶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管仲列传》寻找答案。二、初读课文、梳理思考1、通读课文,梳理文言知识点2、分析,课文从哪两个大的方面去刻画管仲这个人物形象的?明确:为人,为政三、精细研读、赏析形象1、管仲为人⑴管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课文的段,找出相关语句?明确:“管仲贫困,常欺鲍叔"(“欺"——占便宜)爱占小便宜“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不愿为主公赴死、苟且偷生“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合作经商,却多分自己财物,不知谦逊“尝为鲍叔谋事而

3、更穷困''谋事不成,让好友陷入困境“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出仕不成,常被辞退“吾尝三战三走”作战失败,多次逃跑“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事君不成,苟且偷生总结:从上述文字来看,管仲这个人,他在和朋友交往的时候,不是想着帮助朋友,而是时时想看占人便宜,这样的行为是无徳;辅佐的主公争权失败,他不为主公死节,却选择了苟且偷生,这是无义;谋事不成、出仕被逐、作战逃跑,这是无用。rti此可见,管仲是一个无徳、无义、无用的三无产品。⑵对于这样一个既无才干、乂整天想着占白己便宜的人,他的好友鲍叔的态度

4、是怎样的?明确:“鲍叔终善遇之”始终很好的对待他,在其人生低谷的时候(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向齐桓公举荐了管仲(鲍叔遂进管仲)。⑶这不是傻子吗?鲍叔如此看重管仲,原因何在?明确:“鲍叔知其贤",鲍叔看重的是他的贤能。在鲍叔眼中,管仲的这些缺点都是有原因的。他贪财是因为家贫;谋事不成是因为时运不济;做官被逐是因为没有遇上好时机;作战逃跑是因为家有老母;不能为主公死节是因为担心功名不能显扬于天下。(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5、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虽然,尽管管仲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这些缺点在鲍叔眼中并不算什么,并不能掩盖管仲能够经世治国的贤能。所以他大胆的,不遗余力的向齐桓公举荐好友。⑷举荐的结果如何?明确:“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与诸侯多次会盟),一匡天

6、下(使天下归正于一),使齐国称霸天下,将齐桓公推上春秋五霸之首。⑸管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但这一切的基础都源于好友的知己之恩,那么功成名就后的管仲又是如何评价好友鲍叔的呢?明确:“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是知己,是自己的再生父母。一句简单的评价表现出管仲对鲍叔的感激,正是因为有好友鲍叔的相知举荐,管仲才能在一展所长,不负此生。⑹但是本文的传主是管仲,司马迁为什么在此花这么多的文字提及鲍叔牙呢?明确:①衬托出管仲的贤能。(管仲如此,但鲍叔牙始终不以为意,正可见管仲之“贤"已经掩盖了他身上所有

7、的缺点。)②暗含司马迁渴觅知咅之意。谁能“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借管仲之语寄托己身情思。痛彻心扉、撕心裂肺清代学者李晚芳在《读史管见》中这样写道:“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多(赞美)鲍叔之知人,情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司马迁为管仲立传,详叙鲍叔对管仲的知己之事是想借此寄托无人知己的寂寞之情。司马迁对于朋友相知是极为企盼的。在司马迁的人生际遇中,李陵事件是一重大转折

8、。司马迁基于爱才之心在汉武帝面前为李陵投降匈奴辩诬,犹如鲍叔推荐待罪之管仲于齐桓公。本是忠君爱国,但换来的却是诬上、下狱的悲惨下场。而当他身陷囹圄并且“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时,得之于朋友的,却是“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最后腐刑受辱。司马迁对于友谊的看重与他人对于友道的轻弃,适成鲜明的对比。而司马迁不愿自尽而甘受宫刑,只是为完成一生的志业一《史记》的撰作,这分苦心孤诣有谁能懂?众人蔑视轻贱他、而这种凄凉况味他只能独自默默承受。他是多么的希望有人能像鲍叔理解管仲一样,理解自己“耻功名不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