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639627
大小:57.3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4
《学困生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述“学困生”厌学心理的与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困生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述“学困生”厌学心理的与论文摘要:学困生是当前学校中普遍存在的群体。学困生的形成既有自身的理由,也有家庭、社会、学校的理由。分析学困生的心理特征,探讨对学困生厌学心理的克服和矫治手段,成为教育领域的…个重要课题。我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找到了一条对于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道路,推动了大批学困生的顺利转化。本报告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作用、研究过程和策略,介绍了研究成果,得出了研究结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在价值。关键词:学困生;厌学心理;自信心;研究1•研究的背景和作用1.1研究的背景(1)宏
2、观背景学习困难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理由。美国已经实行了将近半个世纪的义务教育,实施的年限是12年,教育经费相对比较充裕,但是中学生不合格率达到25%〜50%,每年有150〜200万的半文盲拿着中学毕业文凭离开学校,使美国半文盲人数达2300万。按照最保守的估计,有2900万美国成年人看不懂报纸的大标题、包装盒上的说明、武器使用说明书等等,大量的美国公民不具备基本阅读能力,根据美国国情普查局宣布“30%的美国人是文盲”。日本的教育是好的,但是据日本学考松厚达哉调查,日本学业不良学存活在率约为20%o根据一项调查结果
3、,学习困难学生在小学和初中的检出率分別为5.41%.31.62%,初中检出率为小学的5.84倍,小学与初中合计的平均检出率为8.76%O由于调查统计的策略以及所取样本范围的不同,学习困难学生的检出率并不完全一致,但国内外的调查一致认为,最保守地讲,学习困难学生占学生总数的6〜10%。以此为标准来计算,我国学习困难学生大约在一千万左右。大量的调查表明,大批的学习困难学存活在于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之中,初中生教育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也是连接中职教育和高中教育之间衔接的纽带,这阶段学习教育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体教育质量
4、的发展。(2)中观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中明确指出,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使所有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和成长。国家正在研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义务教育中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理由作为一个重点纳入其中,主张实现“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启发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争取人人都享有一个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毫无疑问,学困生作为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弱势群体”,理应享有平等的教育资源,但由于社会的、家庭的以及自身的理
5、由,这一群体实际很难享受应得的教育资源。(3)微观背景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学困生和非学困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和表现。通过对200名学困生和200名非学困生的问卷调查统计发现,学困生一般存在以下的心理特征:①胸无大志,缺乏学习的动机。这类特征的学生主要表现为孤僻、白卑,凡事十分敏感,常常自暴自弃,得过且过。他们对学习缺乏足够的认识,常常是在老师催、家长逼的状况下被动学习,勉强完成学习任务。因为在他们心中受社会或家长的影响接受了一种错误的思想,读书无用,没读书的照样可以成为煤老板、房老板类型的千万富
6、翁、百万富翁。②远离他人,学习兴趣转移。社会的发展也给学生带来了诸多不良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大潮,五光十色的生活,对这类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如不良书刊、电脑游戏、色情录像等的存在,使这些自闭的学生沉湎于其中而不能自拔,轻者精神萎靡不振,重者打架殴斗,违法乱纪,荒废学业,不思进取。有的因父母感情不和,家庭离异,缺乏健康的生长环境,心胸变得狭隘、自私、仇视一切,当然,对学习也失去了任何兴趣。③我型我素,对学习感到无望。由于学困生底子薄、基础弱,有意无意地遭到家长和老师的冷遇,严重伤害了其自尊。日久沉疯,导致他们越来越对教师感到
7、反感,认为学习是为了老师好,家长好,故意在班内搞恶作剧,扰乱正常的课堂秩序。①自暴自弃,对学习不思进取。有些学生由于父母的期望值和功利意识太强,经常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拿自己的孩子和邻居家的孩子比较,按成人的思想要求孩子学习,达不到要求,就对孩子打架指责,久而久之,导致其产生严重地厌学心理;有些父母成对投身于职场,无暇关心家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在缺乏父母应有的关爱和教育下,孩子大多自暴自弃,不思进取,荒废学业。②无所适从,对自己失去信心。为了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成功转型,我国的课改不断进行,有很多孩子从小自信心不足
8、,习惯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适从新的课改计划,而对学习日渐沉落。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背景,我们不难得知学困生厌学心理的根本理由在于自信心不足,为了帮助学困&摆脱厌学心理情绪,实现人人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机会,我们选择了此课题。1・2研究的作用(1)理论作用现代教育是以发展提高学生素质为主的教育,强调在教学过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