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3

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3

ID:32567311

大小:102.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2

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3_第1页
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3_第2页
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3_第3页
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3_第4页
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3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城郊中学邓飞鸿内容摘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一般特性和规律性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能力,是独立地解决问题。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巧设悬念,培养思维定势,克服不合理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键词:思维的意义、数学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思维动机、思维能力、思维习惯、思维的灵活性。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1、思维的意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一般特性和规律性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以感觉、知觉、表像提供的材料为基础,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过程完成的。郭思乐、刘远图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指出思维能

2、力的精髓和核心,是独立地解决新问题。《心理学原理》一书,强调了思维的意义:(1)人类运用思维,透过事物的偶然性,把握事物的必然性;(2)通过思维,人类不仅能把握当前,而且可以了解过去;(3)人类运用思维,不仅可展望未来;还可以认识人们无法直接感知的事;(4)人的思维能力是成才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思维,外界信息原料将是一堆废物。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思维能力非常重要。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现代化的需要。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知识化的社会,世界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要使学生,面对

3、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合理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应着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国家教委强调,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当前以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开拓改革潮流的要求。3、中学数学教材,已具备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功能。广东省教育厅前副厅长刘达中指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课程教材教学,课堂教学是主管道”。中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已具备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功能,这是由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的。恩格斯指出

4、:“纯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现实数据为对象的。”初中数学是初等数学的范畴,它揭示了现实世界简单的数与形的关系的基础知识,所以它具有数学本身的基本性质特点,就是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1)高度抽象性:数学的抽象性,不象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总是保留物质的某种属性,而是排除现实世界事物各种属性,表现为一种“思想事物”。从一年级开始学习数学就突出这种抽象的特点,任何一个数字就是抽象的符号。例如“1”可以表示感谢个人,一个地球,一车货物等,在客观世界中,凡是具有数量1的都可以有“1”来表示,这是人们长期以来生活、生产实践抽象的事物数量的性质而总结概括的结果。

5、要求人们只能用逻辑思维方法来学习研究它。(25)严格的逻辑性:由于数学本身的抽象性:每一种概念、性质、定理、公理都是通过逻辑推理,严格论证才成立的,所以具有系统严密、前后连贯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概念的阐述与建立,数学基础知识的确认,以及对各部份体系的形成,不可能让学生重复于实验等手段来实现,而必需借助严谨的逻辑结构来实现。(3)应用的广泛性:数学是对客观现实世界抽象概括的学科,因为这样,就能更确切反映现实世界中生活、生产的数与形的关系。要学好数学,就必须有较强的思维能力。4、中学生需要引导学生正确思维。初中学生由于受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制约,正从经验型思维向理论型思维转化,处于思维

6、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数学思维正趋于成熟,在数学学习上出现了一种认识问题肤浅,考虑问题不全面、不周密,不能跳出问题的陷阱的“多解、漏解、误解”的短视性思维障碍。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源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源于学生本身,来自于学生中存在的非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思维十分重要。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巧设悬念,引发思维的动机。悬念,能使人们产生心理追踪,诱导人们兴致勃勃地去猜测、去期待,乃至欲罢不能,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在教学中巧设悬念,是引发思维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7、。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一节,由于学生在小学已知道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所以上课时,我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等腰三角形除两底角相等外,还有什么特殊性质?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动手折模型,从中找出:底边上的高、中线、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两腰上的高相等;两腰上的中线相等。这样教学,激发了学生发现与探索新的知识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对“两底角相等”和“三线合一”进行证明。在证明“两底角相等时”时,可以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寻找方法。问:证明两个角相等,一般用三角形全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