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与大学通识教育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与大学通识教育

ID:32387706

大小:243.3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04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与大学通识教育_第1页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与大学通识教育_第2页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与大学通识教育_第3页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与大学通识教育_第4页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与大学通识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与大学通识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文化论坛2007·4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与大学通识教育文兴吾何翼扬〔摘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日益关注的问题。美国学者米勒提出了科学素养的多维度定义和测量方法,形成了著名的米勒体系。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揭示的“有学历、没知识”,“有知识、没素质”状况,再次彰显出大学推行通识教育的重要性。通识教育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基本手段。推进通识教育,提升大学生科学素质,要把弘扬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置于核心地位,要树立大科学观。〔关键词〕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米勒体系;大学生科学素质;通识教育〔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

2、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07)04-0149-07一、关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是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制定的,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制定的第一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指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

3、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不仅是中国政府关注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日益关注的问题。美国科学促进会从1985年起,组织了几百名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制定了一项面向未来70多年,致力于提高全体美国人科学素质的长远计划———“2061计划”。提出到2061年哈雷彗星再次回归时,美国公民人人具有科学素质的目标。该计划直接影响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制定,在世界范

4、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美国科学促进会在《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一书中指出:“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基础知识的人是具有较强事业心和有自知之明的独立的人。”英国皇家学会1985年提出的《公众理解科学》报告指出:“提高公众理解科学的水平是促进国家繁荣、提高公共决策和私人决策的质量、丰富个人生活的重要因素。”欧盟在2003年分别实施了“欧洲研究区”和“科学与社会”两大计划。其中“科学与社会”计划,是一项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公民素质、推动科学与社会融洽的长远战略,内容包括科技、教育、公民参与欧洲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科技知识的应用等各个方面。印度

5、1999年发布了关于《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报告,突出强调公民获得和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在《2003年科学技术政策》中又进一步明确科技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确保科学信息可以传达〔作者简介〕文兴吾,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四川成都610071;何翼扬,西南民族大学副研究馆员,四川成都610041。149©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中华文化论坛2007·4给每一个公

6、民,以便把科学推向前进,并使得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参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人类福利方面的应用。联合国提出了“2000+计划”(即2000年以后计划)。这一计划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科学教育协会联合会(ICASE)于1992年共同提出,并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支持。它是以建设“一个有科技素质公民的世界共同体”为重要起点,目的是唤起世界各国对全民科技脱盲的支持,推动有关国际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缺乏技术知识,会使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依赖他人

7、,同时也限制了他的就业范围,增加了由于滥用技术而产生危害的可能性。”从而提出“为生存而学习”的口号。该计划拟定了三个阶段的重点工作目标,并提出:“到2001年,建议那时所有的国家在适当的地方都应该有适当的机构和活动来培育全民科技素质。”二、科学素质的界定与测度体系“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纲要》对科学素质的这段诠释,是在综合国内外多方面观点的基础上,从我国基本国情出

8、发,对科学素质内涵作出的定性描述。在我国学术界,对科学素质的讨论是与对科学素养的研究密切关联的。《高级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对素质的解释是:①心理学上指人的某些先天的特点;②指事物的本来性质;③素养。由此可见,素质包括先天和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