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通识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ID:46527151

大小:261.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4

通识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_第1页
通识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_第2页
通识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通识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通识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王申红阜阳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摘要: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通过对人文素质内涵的阐述,我们不难看出,人文素质教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人文素质教育仍然是我育归根结底就是使受教育者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对社会有国高等教育的“软肋”,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通识用的人。在新世纪,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优化通识课课程设人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时代呼唤。置,优化通识课师资结构,改革通识课教学模式,是目前各高校需要紧迫解决的问题。二、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关键词:大学生人文

2、素质通识教育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能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一素质,是十分必要的。、人文素质的内涵人文素质,主要是指人们在自身基本素质形成的过程中,1.人文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将人文知识经过环境、教育实践等途径内化于身心而形成的人文素质是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是人全面发一种稳定的“内在之物”,其外显为人的理想志向、道德情展的核心。高校学生只有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才能增强对人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言谈举止等。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类、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会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基本素质,它凝聚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

3、和道德观,指引着人集体,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祖国、个人与集体之间怎样做人、怎样与人相处、怎样与自然和谐共生和为人类创造的关系。因此,高校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大学生财富。具备高尚的人格精神、情趣操守,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理想具体来说,人文素质主要包括心理素质、能力素质、思想追求,成为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底蕴的全面发展的建道德素质、法律素质、文化素质等。心理素质是心理潜能、心设现代化社会的合格人才。理能量、心理特点、心理品质与心理行为的有机结合,良好的2.人文素质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克服障碍、战胜困难并收获成功的关键。当代社会对高校的人文素质教

4、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能力分为基本能力(包括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观察力等)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教师强制学生服从各种规范的“美德和特殊能力(包括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袋”式的“传统思想教育”,它是一种空洞的抽象的规范教育,活动能力等),能力素质是一个人认识和理解事物的能力以无法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境界和获得社会认知。因此,高校人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文素质的核文素质教育亟待改革,以满足社会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心,它是衡量一个人认识水平与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法律素从根本上说,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教学组织中两个最基本的群质是人们对于法律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认知和

5、心理态度的总体,教师是文化和知识的传递者,学生是文化和知识的学习称,具有较好的法律素质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者,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了教学活动,教与学必须结合起来,界观的前提。一个人的文化素质不仅取决于其文化程度的高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以往刻板的、填鸭式的人文素质教育低,还取决于其是否具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是否具有一定的模式,以满足社会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理论修养、文学修养、音乐修养、艺术修养和审美修养等,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大学般来说,文化素质高的人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生人文素质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2004年教育人的物质

6、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关系时,强调精神高于物质,人的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计划”中明确提出实施“新时价值大于物的价值,强调人人平等、相互尊重、共生共存。文期素质教育工程”。在全社会的关注下,各高校普遍开始了化素质有助于塑造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有关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截至2006年底,本文为阜阳师范学院校级教研项目“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FJY200726P180人力资源管理一高按论坛一全国共有93个基地157所大学进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三、通识教育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育基地”的行列。这些学校在拓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始

7、终是高校教学的主要形式,高校应充分利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创新,取得了一些成绩和宝贵的经验。师资优势,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目前高校普但是,总体而言,人文素质教育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软遍实施的通识课教学模式便是一种有益的探索。通识之“通”肋”,其发展状况还不尽如人意,我国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乃沟通、贯通、会通与互通之意,“识”则含有知识、见识、器状不容乐观。识与洞识之意。通识教育的概念核心在于“通”一一文理会通当前,在追求务实化、个人化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