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172231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1
《自主学习下高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主学习下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现状与对策蒲子玲(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36006)摘要:传统的文化背景、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造成了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浅薄,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欠缺。在自主学习学习模式下,为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而采取对策:营造宽松的环境,培养问题意识,给出提出数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词: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创新精神;思维课程改革至今自主学习是学生适应课改精神的一种重要学习模式,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源于问题。数学教育是以知识作为思考的焦点激发各种水平的理解,理解的过程是以提出问题作为先导展开的。因而,关注学生提出
2、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而且十分现实的。提出问题,可以是对学习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或想法,也可以对某个问题、材料或现象进行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之后,提出有价值的或发人深思的问题。提出问题源于学习中个体认知冲突和对教学的掌握程度,具有较强的原创性,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体现出个体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猜想、勤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个性心理品质。因此,提出问题是个体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学生素质发展的强大动力。本文从调查问卷的分析入手结合平时教学中的实践,探索高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现状与原因,探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具体对策。1高中生“提出数学问题
3、”的现状通过对阜阳三中七个班级近四百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测试时间二十分钟,现分析结果如下:1.1学生对“提出数学问题”的价值认识正确你认为“提出数学问题”对数学学习是否有帮助?()A.有较大帮助B.有一些帮助C没有帮助请说说你的理由:________进一步谈谈你对“提出数学问题”做的如何?调查结果显示,有52%的学生认为有较大帮助,其余的认为有一些帮助。他们给出的理由归类整理为: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活跃思维,能培养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能力;有助于加深印象,有利于理解和巩固数学知识,扩大知识面,学习更多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有助于探索发现,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有助于促进交流,发现学习中的不足,改进学习方法。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实践并不乐观,不足40%的学生在课堂上或课下向老师提出问题,更多的学生不敢、不想和不知如何提问。1.2学生主要是模仿性地“提出数学问题’观察这些数3,5,9,17,33,65…,请你尽可能多的提几个问题(可以补充条件),写在下面。波利亚曾经从“求解问题的方法”的角度出发,将问题分为4类:(1)解题者所熟悉的算法的及时运用;(2)以前学过的算法的选择性运用;(3)一些算法适当结合后的运用;(4)探索研究水平。按这种标准,将前面两类合称为常规性问题,后两类合称为探索性问题。分类统计如下:5类型提出的问题常规
5、性问题这六个数的和是多少?每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增加多少?第几个数会超过1000?等等。探索性问题这些数的变化有何规律?它的通项公式是什么?前n项和是什么?1.3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体现创新精神和实践已知空间三点A(3,3,1)B(1,0,5)C(-2,-1,-3),请你就此尽可能多的提几个问题(可以补充条件),写在下面。评价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仅要关注提出问题的数量和种类,而且更重要的是将学生在“提出问题”中体现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揭示出来。为此,按“思维品质”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分为三类:模仿性问题(借用已有的问题形式,略加改变已有问题的条件或结论提出的问题,其主要特征是“模仿”
6、),独创性问题(独立思考创造出有价值的、新颖性的问题,其主要特征是“创新”)和实践性问题(在收集和处理信息、主动获取新知识的基础上提出的问题,其主要特征是“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分类统计表如下:类型提出的问题模仿性问题(1)求AB的中点坐标和长度;(2)求的∠BAC大小;(3)设BC边上的中线为AE,求E点的坐标及AE的长;(4)设BC边上的角平分线为AF,求F点的坐标及AF的长;(5)设BC边上的高线为AG,求G点的坐标及AG的长;(6)求三角形△ABC的周长;(7)判断三角形△ABC的形状,求三角形△ABC的面积;(8)求三角形△ABC的重心、垂心、内心坐
7、标;、(9)求平面ABC的法向量,单位法向量;(10)求O点到平面ABC的距离,并求四面体O-ABC的体积;(11)求点A在xOy平面上的投影坐标;(12)求直线AB在xOy平面上的投影EF,并求两直线的夹角;(13)△ABC在xOy平面上的投影三角形的面积;(14)求直线AB与xOy平面的交点坐标;(15)求平面ABC与xOy平面的交线方程;独创性问题(16)若∥,求P点的轨迹方程;(17)若∣∣﹦∣∣,求P点的轨迹方程;(18)若∥且∣∣﹦∣∣,求P点的坐标;(19)P点在平面ABC内,写出点P的轨迹方程;(20)求到AB两点距离相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