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6、第7单元的编写.doc

关于第6、第7单元的编写.doc

ID:31876585

大小:2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23

关于第6、第7单元的编写.doc_第1页
关于第6、第7单元的编写.doc_第2页
关于第6、第7单元的编写.doc_第3页
关于第6、第7单元的编写.doc_第4页
关于第6、第7单元的编写.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第6、第7单元的编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第6、第7单元的编写根据上海市二期课改的精神编写。三点追求:1、围绕核心概念展开,以中心问题为主导,追求历史的通观。突出重点。以往的老的历史教材强调历史学科体系。导致知识点过多、过繁。所以这个“学科体系”就像是一个紧箍咒。历朝历代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四大板块,事件、人物、典章、制度四大样式,什么也不能短缺,以致面面俱到,琐琐碎碎。因此,内容蜻蜓点水,语焉不详,概念化、教条化成了中学历史教材的一个基本特征。概念化,没完没了的会议。数不清的文件、纲领。每堂课概念多于史实。老师根本上不下来,更不用说讲活、讲透。现在我们的新课本每一课只有3个子目,有的只有2个子目。内容大大削减。编写的思路以

2、中心问题展开。具体操作手段是“以事说史,以史说理”。2、增加历史教材的趣味性我曾看到过一份对历史教育的书面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比例高达80%以上的学生对历史课程不感兴趣。教材枯燥乏味和考试死记硬背被学生列为普遍感到厌烦的两大原因。许多被调查者说明:他们喜欢历史、不喜欢历史课。3、吸收最新成果。许多过时的史观、过时的历史知识没有被及时的更正。教学内容不能跟踪时代发展的脉动,陈旧滞后,缺乏新鲜的现实感和时代感。第六单元一、导线索是“民主革命的转折”有两种线索:围绕核心概念展开的“主导线索”。事件上承前启后的线索。历史发展的因果链条。1、什么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资

3、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五四运动以前为旧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以后属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较之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从革命阵线看,新民主主义革命已不再是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第二,从革命的领导阶级看,不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第三、从革命的指导思想看,不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第四,从革命的前途看,不再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2、单元和课文的结构这个单元由19、20、21、22共4课组成。其结构体现在该单元的导读中。现

4、结合导读做点说明。①第19课《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的内容。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以几度余波显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落幕。辛亥革命后,“民国”取代了专制王朝,但共和政体并未真正建立。一共三个子目:第二目“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是这一课的重点。它紧扣这一单元的核心概念。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以几度余波显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落幕。第三目“军阀割据”是难点。军阀割据的空间态势和时间上的变化太复杂(94页的地图上标出时间),军阀割据形成的经济、政治条件也比较深(93页课本一笔带过)。事件线索。军阀割据也是日后共产党搞武装割据的一个重要条件。第一目:辛亥革命后,“民国”取代了专制王朝,但共和政体并未真正建立。“

5、社会习俗的变革”是为了衔接第10课,说明辛亥革命的成果。共和政体虽然没有真正建立,但在社会变革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②第20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内容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礼教的批判清扫了旧文化的地基,为人们接受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新思想做了重要准备。第一目“《新青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说重点是由于这本杂志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的最重要的内容就在这一目体现。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礼教的批判清扫了旧文化的地基。批判“儒学价值系统”,为人们接受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新思想做了重要准备。有各种新思想。第一目连接第三目“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又连接第21课。这是围绕核心线索展开的主导线

6、索。新文化运动后中国思潮丛生的景观。科学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调和劳资关系),无政府主义(反对一切压迫剥削;反对一切权威束缚;主张人人劳动、工作、互爱、互助,有共产党人认为无政府主义是理想的境界,只因一时无法做到才退而求其次,宗奉马克思主义。),修正主义,新村主义。泛劳动主义,工读主义,合作主义,无政府个人主义,无政府共产主义,无政府工团主义,社会的无政府主义,团体的无政府主义。人道主义,为意志论,民族主义。再说难点,新文化运动产生的背景和影响都不容易掌握。③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内容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河。马克思

7、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目“五四运动”是重点。主导线索体现。第三段。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的关键点。第三目是难点。理论性比较强。反帝反封建纲领的提出有一个过程。共产党对国情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对革命对象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中共“一大”确定了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最后消灭阶级的奋斗目标。但这个纲领对中国社会现状没有作出全面确切的分析,对党的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一大”以后,全党投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