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临床探究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临床探究

ID:31788662

大小:60.9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8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临床探究_第1页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临床探究_第2页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临床探究_第3页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临床探究_第4页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临床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临床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临床探究【摘要】目的:研究对比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同方法促排卵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PC0S患者52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26例,观察组在月经周期的第3〜7天给予来曲哩(LE)口服治疗,对照组在月经周期的第3〜7天给予克氯米芬口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超声监测卵泡发育结果及激素水平变化。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成熟卵泡数目、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雌二醇(E2)水平、单卵泡排卵率、多胎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PC0S无排卵性不孕患者使用来曲卩坐促排卵治疗效果

2、类似于传统克氯米芬治疗,但前者能够有效避免和减少克氯米芬治疗带来的抗雌激素样作用,减少对子宫内膜造成不良影响,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提高单卵泡排卵率和妊娠成功率,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合理推广使用。【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雌激素;超声监测中图分类号R588.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3)29-0026-02PC0S属于一种以育龄妇女多见的内分泌疾病,人群中发病率高达15%〜22%,以无排卵性闭经、不孕等为主要临床特征,传统上多采取克氯米芬促排卵治疗,但实践表明此法的妊娠率尚可,但流产率高,存在一定对子宫内膜的不良影响[1]。本文通过研究对比PCOS不同方法促排卵的

3、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PCOS的患者52例,年龄19〜36岁,平均(27.4±2.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座疮、不孕、多毛、肥胖、月经稀发等,皆通过B超证实为卵巢呈现多囊性改变,每侧的卵巢皆可见直径在2〜8mm的卵泡210个,对激素水平进行检测,均为T>1.2mU/ml或者LH/FSH>2.5o所有患者皆排除有柯兴综合征、甲状腺疾病、高泌乳素血症等其他导致雄激素升高的疾病,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2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月

4、经周期的第3〜7天给予2.5mg/d的来曲瞠(LE)口服治疗,1次/d,连续使用5d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在月经周期的第3〜7天给予50mg/d克氯米芬口服治疗,1次/d,连续使用5d为1个疗程。观察对比两组超声监测卵泡发育结果及激素水平变化。1.3观察指标(1)子宫内膜厚度:使用阴道彩超对子宫体正中纵切面的最厚位置进行测量,分成A型,基底层呈强回声,内膜层呈低回声,为明显三线征;C型,基底层与功能层皆呈现出均匀的高回声;B型声像图特征为A与C之间。(2)卵泡大小、数目:卵泡成熟的标准是两条垂直的卵泡内径^18mmo(3)卵泡监测:月经周期第10天,对患者进行隔天阴道彩超监测卵泡的发育情况,观

5、察到最大的卵泡直径在18mm或以上,给予肌注10000IU的hCG诱排卵,指导同房,并在48h后再次经B超监测卵泡有无破裂;在成功排卵后给予肌注20mg的黄体酮,连续使用16d;成功排卵后16d进行血清B-hCG检查为阳性,并在成功排卵后30d经B超可见有胎心搏动,判断为临床妊娠[2]。(4)激素水平检测:均在HCG注射日抽取患者静脉血标本,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OLYMPUS公司生产,批号:2700),采取放射免疫法对血中E2、LH、T水平进行测定。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取字2检验,P0.0

6、5)o见表1和表2。表2两组治疗后单卵泡排卵率、多胎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周期排卵率、周期妊娠率比较例(%)组别单卵泡排卵率多胎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周期排卵率周期妊娠率观察组(n=26)22(84.6)01(3.8)20(76.9)7(26.9)对照组(n二26)5(19.2)4(15.4)4(15.4)21(80.8)9(34.6)字2值85.6716.687.750.461.39P值0.05>0.053讨论11本研究中统计结果显示,PC0S无排卵性不孕患者使用来瞠促排卵治疗后,成熟卵泡数目、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E2水平、单卵泡排卵率、多胎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皆对比传统克氯米芬治疗的改善情况明

7、显,占有明显优势;LE属于第三代的非笛体芳香化酶抑制剂,具有高效选择性,可通过对芳香化酶的合成进行抑制,起到减少雄性激素向雌激素转化的作用,显著降低雌激素水平,使雌激素对于下丘脑/垂体的负反馈机制得到解除,增加了内源性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加快优势卵泡的成熟,促进排卵;并且LE的药物半衰期较短,一般为2〜4d,在卵泡发育后期,LE的降低雌激素作用显著减轻,保证卵泡在发育后期和排卵后的黄体期能有足够的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