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76681
大小:57.9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8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分析李肖云1黄杰2(1秦皇岛市第三医院理疗康复科066000;2±海交大奉贤中心医院201400)【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1-0186-02【摘要】目的通过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的探讨,提高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对11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特征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以眩晕最常见,意识障碍发牛率较高,眼球运动障碍和瞠孔异常为核心症状。影像学改变病灶以中脑和丘脑为主,并且多个病灶同时存在
2、。结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改变复杂多样,只有掌握其特征,提高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认识,才能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改善预后。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基底动脉尖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临床少见,症状复杂,病情较重,预后较差,且易被误诊。木文对□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组患者共11例,其中势性6例,女性5例,势女比例6:5;年龄47-86,平均61.7岁。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并于发病3天内经头颅MRI证实为基
3、底动脉尖综合征。1.2临床表现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6例在安静状态下起病,5例在活动中起病,数小时到一周病情达高峰,症状和体征复杂多样,主要有:眩晕伴恶心、呕吐9例;意识障碍8例,其中嗜睡5例,昏睡1例,昏迷1例,一过性意识障碍1例;眼球运动障碍7例;瞠孔异常5例;眼球震颤1例;视力障碍1例;偏瘫1例;共济失调1例,构音障碍2例,记忆力下降4例,饮水呛咳4例,幻觉1例。1.3影像学检查□例患者均行头颅CT和MRI检查,均发现基底动脉尖部血管供血区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梗死灶。其中,双侧病灶10例,一侧病灶1例。其中中脑6个,丘脑1
4、4个,小脑10个,枕叶7个,颍叶3个,共检出病灶40个,平均3.7个。1.4治疗均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治疗原则治疗,给予溶栓、抗血小板、抗凝、降纤降血脂、稳定斑块、脑保护、脱水降颅压、中药活血化瘀、防治感染等合并症及支持对症治疗。2结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⑴,最高45分,最低0分;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本组病人死亡1例,自动出院1例,患者出院吋神经功能严重受损2例,轻型3例,其余4例为中型,均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如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
5、等。3讨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ofbasilarsyndroMeJOBS)由Caplan等[2]于1980年首先报道,现已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其是基底动脉顶端2cM范围内的双侧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交叉部位的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这5条血管形成一个“干”字型结构,分支动脉供应中脑、丘脑、小脑上部、颍叶内侧和枕部。国内报道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占脑梗死的4.3-5.0%[3],国外Sato等报道为7.6%。主要病因有动脉栓塞、血栓形成、血液动力学改变、血管畸形和动脉炎等。基底动脉远端血管逐渐变细,动
6、脉粥样硬化所致狭窄发生较少,故基底动脉远端的闭塞多为栓塞造成,栓子多来源于心脏和基底动脉近端。本组患者中有6例在活动中起病,其中4例患者合并心房纤颤,症状和体征在短吋间达到高峰,考虑心源性栓塞引起;2例患者颈部血管超声发现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无心脏病,考虑动脉到动脉的栓塞所致。5例患者在安静状态下起病,其中3例有高血压,1例有糖尿病,1例既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该5例患者病情在一周内逐渐进展,考虑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引起。在本组患者中,高脂血症患者占45.6%,吸烟史占39.7%,高血压占42.9%,糖尿病患者占33.3%,
7、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占25.2%,心房纤颤患者占28.6%,故本病的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一致。文献报道,本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而本组中危险因素比例最高的是高脂血症,与文献有所不同,可能与样本量少有关。由于基底动脉尖端局部血管解刨的特殊性,临床上至少可以累及2条或2条以上的血管,所以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是复杂多样的,可以出现不同梗死部位的组合。由于供应中脑和丘脑的深穿支管径远细于大脑小脑的血管口无明显的侧枝吻合,故基底动脉尖综合征都以中脑和丘脑缺血症状为主。本组患者中有9例以眩晕伴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
8、,此为典型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72.7%的患者岀现了意识障碍,可见意识障碍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这是因为中脑和丘脑容易受累,造成网状结构功能受损所致。意识障碍程度有轻有重,有波动性,大部分恢复较快,有1例患者仅表现为-•过性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和瞳孔改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