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分析陈艳玲区宝仪岑婷伍秀芳黄静宜(恩平市人民医院妇科529300)【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2-0100-02【摘要】目的探讨口服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在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异同。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地屈孕酮,对照组肌注黄体酮注射液。比较两组对象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清孕酮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药物显效率分别为86.0%和90.7%,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口
2、服地屈孕酮和肌注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先兆流产黄体功能不全地屈孕酮黄体酮、先兆流产是妊娠早期最常见的病理临床表现,其人群发牛率为10%〜18%[1],多指妊娠28周前可见少量的阴道流血,无妊娠物排出,随后伴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经治疗及休息后,症状可缓解甚至消失,并有望继续妊娠。在整个流产过程中,孕妇所表现出的主要症状、所处的妊娠时期以及孕酮量的多少均会对妊娠产牛影响,而由于黄体功能不全所致的流产占自然流产原因
3、的25%〜60%[2]o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孕激素在维持正常妊娠的过稈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3]。木文拟对比研究黄体酮与地屈孕酮临床应用的疗效,探讨地屈孕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现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门诊产检诊断为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单胎孕妇105例。剔除B超提示无胎心搏动者以及妊娠前3个月或妊娠过程中应用过其它药物或发牛过其它并发症的患者19例,最终入组86例。将其随机分成地屈孕酮(治疗组)和黄体酮组(对照组
4、)各43例。年龄20〜35岁,孕周为6〜12周之间。1.2方法治疗组:首剂口服地屈孕酮40mg,随后每12小吋口服地屈孕酮10mg,用药至孕12周以上。对照组:黄体酮20mgqd肌注,1次/天,用药至孕12周以上。两组同吋给予叶酸片、VitE胶丸口服,并尽量卧床休息。定期复查血清孕酮值、β-HCG及B超。1.3诊断标准黄体功能不足的诊断标准⑷:(1)基础体温(BBT)呈双相,高温相不超过12天,或上升较缓慢,上升幅度小于0.3°C且不稳定;(2)B超提示排卵;(3)血清孕酮:排卵后6至8天,
5、血清孕酮小于31.8nmol/L,或孕10周前血清孕酮小于47.7nmol/L,或子宫内膜活检显示分泌反应时间至少落后2天。1.4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标准: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阴道流血明显减少,无腹痛、腰痛;B超提示胚胎存活,继续妊娠一个月内无反复。失效标准:治疗后产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B超提示胚胎发育不良,β-HCG持续不升或下降。1.5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应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x±s以表示,两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
6、差异。2结果2.1一般情况两组对象在年龄、孕次、产次、妊娠吋间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1表1两组对象一般情况的比较(-x±s)2.2血清孕酮监测情况治疗过程中血清孕酮的增长水平监测情况见表2,治疗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o表2两组对象血清孕酮增长水平的监测情况(ug/L,-x±s)2.3两组治疗情况的比较两组治疗显效率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3两组疗效效果的比较χ2二0.453,P=0.5012.4不良
7、反应除个别患者出现头痛、钠水潴留和轻度恶心的现象外,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3讨论先兆流产是妊娠早期较常见的并发症,排除因胚胎或染色体异常、生殖器官发育不良、免疫功能异常、全身性疾病和创作因素外,由于黃体功能不全所致的流产是常见的原因之一,黄体功能不全表现在血清中孕激素水平降低。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5-7],孕激素通常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发挥相关效应,主要生理功能是使子宫内膜从增生期转变为分泌期,为受精卵的着床做好准备,同时能够降低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及宫缩的敏感性,从而掏宫缩,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近
8、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8],在妊娠早期通过及时补充外源性孕激素支持黄体功能,可以升高子宫内膜的孕激素受体水平,达到治疗早期流产和不孕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两组妊娠的显效率分别为86.0%和90.7%,即通过及时补充孕激素均获得了较高的受孕及妊娠成功率。地屈孕酮是近年来新引进的一种口服孕激素,其化学结构与内源性孕激素相似,与孕激素受体的亲和力高,能通过与孕激素受体结合而发挥保胎作用。因能与孕酮受体进行高选择性结合,所以地屈孕酮无雄、雌激素样作用及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