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情境下破坏性领导行为诱因-一项追踪探究

中国组织情境下破坏性领导行为诱因-一项追踪探究

ID:31733099

大小:70.2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1-17

中国组织情境下破坏性领导行为诱因-一项追踪探究_第1页
中国组织情境下破坏性领导行为诱因-一项追踪探究_第2页
中国组织情境下破坏性领导行为诱因-一项追踪探究_第3页
中国组织情境下破坏性领导行为诱因-一项追踪探究_第4页
中国组织情境下破坏性领导行为诱因-一项追踪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组织情境下破坏性领导行为诱因-一项追踪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组织情境下破坏性领导行为诱因:一项追踪探究摘要:破坏性领导行为的危害不容忽视,然而,学术界对于这一领域的探究尚处起步阶段。本研究首先在中国组织情境下,采用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探讨破坏性领导的结构维度,开发破坏性领导的测量量表;然后以'‘管理者及其下属配对”为研究对象,采用追踪研究设计,收集"管理者-员工”配对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多元回归分析以及多层线性模型技术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破坏性领导行为的诱因。具体包括三个研究:(1)中国组织情境下破坏性领导的结构与测量研究;(2)破坏性领导行为的诱因:基于个体特质与组织情境视角的跨层次的追踪研究;(3)破坏性领导行为

2、的诱因:基于下属特征视角的追踪研究。研究结果有助于澄清中国组织情境下破坏性领导的内涵与维度结构,识别与测量中国组织情境下的破坏性领导行为,揭示个体特质对破坏性领导行为的影响效应,探明诱发破坏性领导行为的组织情境因素和下属特征因素。关键词:破坏性领导;量表开发;个体特质;下属特征;组织情境分类号:B849;C931、问题的提出领导,一直是管理学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长期以来,该领域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有效的领导行为(effectiveleadershipbehaviors)及其对下属和组织的积极影响上(Yuki,1998),即仅仅注意到领导的阳光面(brightsideofleade

3、rship)o最近研究发现,领导的阴暗面(darksideofleadership)的危害更不容忽视,应引起理论界的高度关注(Tepper,2007)o然而,学术界对于这一领域的探究还停留在诸如辱虐管理(abusivesupervision)、欺凌(bullying)等单一领导行为上,研究内容相对狭隘和零散。鉴于此,领导季刊(LeadershipQuarterly)在2007年以专刊的形式,比较系统地提出破坏性领导(destructiveleadership)的概念(Einarsen,Aasland,&Skogstad,2007;Padilla,Hogan,&Kaiser,2

4、007),强烈呼吁学界尽快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最近3年,有个别学者开始着手探索破坏性领导的结构与测量问题(如Aasland,Skogstad,Notelaers,Nielsen,&Einarsen,2010;Shaw,Erickson,&Harvey,2011),但研究结论还存在诸多问题。相对于西方学术界,国内直到近几年才开始关注领导的阴暗面,研究内容聚焦在探索辱虐管理的影响后果及其作用机制。总体来看,国内学术界对领导阴暗面的研究呈现五多五少:辱虐管理研究多,破坏性领导研究少;横断面研究多,追踪研究少;后果变量研究多,前因变量研究少;个体层面研究多,跨层次研究少;采用西方量表

5、研究多,开发本土化量表或采用本土化量表进行研究少。由此可见,在中国组织情境下,对于什么是破坏性领导,如何测量破坏性领导,谁可能是破坏性领导,在什么条件下会激发破坏性领导行为,破坏性领导行为会针对谁等均未给出充分系统的实证研究。这正是本研究将要系统回答的问题。跨文化研究显示,中国文化具有高权力距离与集体主义的特性(Hofstede,1991),这为滋生破坏性领导提供了"温床”(吴隆增,刘军,刘刚,2009),因而在中国组织情境中更有可能出现破坏性领导(Luthans,Peterson,&Ibrayeva,1998)O不仅如此,在人际交互中,负面事件的消极影响远大于积极事件的正面

6、影响(Baumeister,Bratlavsky,&Vohs,2001),懂得并阻止破坏性领导行为比懂得并提升领导的积极方面更为重要(Einarsenetal.,2007)o因此,深入开展破坏性领导领域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破坏性领导的本质,为更加全面认识领导现象和构建有效的领导理论作出突出贡献(Burke,2006),而且有助于指导组织和员工预防和控制破坏性领导行为的危害,提升员工士气和组织竞争力。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2.1破坏性领导的概念破坏性领导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正面领导的阴暗面的发现(如House&Howell,1992;Howell&Avolio,19

7、92;Bass&Steidlmeier,1999)。1995年,O'Connor,Mumford,Clifton,Gessner和Connelly(1995)提到"破坏性行为"一词,但没有给出定义。尽管早期学者已经注意到了破坏性领导的危害性,但直到最几年,西方学界才对破坏性领导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如Einarsenetal.,2007;Padillaetal.,2007)o回顾西方研究文献,西方学者主要从五个方面阐释破坏性领导概念的内涵:第一,破坏性领导行为的内容包括指向组织的破坏性行为(如偷盗、贪污腐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