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12412
大小:56.9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7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62《罗斯福新政》优秀教案3页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罗斯福新政》教案平罗回高徐月香一、教学目标(一)课程标准: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作用。(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重点分析分析“新政”的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新政”的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采取“自学一设问一引导一探究一总结一延伸”的模式进行教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是因为当今孩子的生
2、活坏境比较优越,难以经受挫折,面对因难的打击一蹶不振,培养孩子的这种精神,无论対于今天的学习还是以后的生活都具有较大的指导疑义。学好本课内容,充分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意义、体验和感悟罗斯福精神可以为当前许多国家克服经济危机、完善经济体制、坚定民族信念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二、教学内容及步骤教学环节教学程序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设问:你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是谁?在学生讨论回答后给出一系列反映经济大危机的图片。设问厶如果你是当时美国一位公民,总统竞选投票时,你会投给谁?开篇问题就引发学生对美国历史的兴趣。后而图片引起学生对木专题第一节所学知识的
3、回顾。设问2就将大危机与罗斯福本人联系了起来讲授新课1、设疑1:想一想:罗斯福总统上任之初面临着什么样的困境?(学生回答后幻灯打出a.人民贫困,市场萎缩,生产相对过剩b.半数银行倒闭C.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数激增d.农产品价格猛跌)2、设疑2:假如你是罗斯福智囊团的成员,你会向总统提出哪些建议解决以上问题?3、每次通过一段材料引出危机现象,再就问题讨论相应的办法以及产生的影响4、(幻灯打出材料: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报纸上连篇本坏节先采用倒叙的方法,让学生明确新政的时代背景和美国面临的全而危机,图片增加学生的直观印彖,从而为学习新政的内容作铺垫,让学生能够更加
4、明确新政内容实施的必要性和方向性的正确。设疑2使学生首先对如何解决危机有T自己的看法,可能某些就与新政内容不谋而合设疑3引发学生对新政实质的讨论,咒骂罗斯福是“敲富人竹杠”和“天天吃烤百万富翁",甚至前总统胡佛还指责罗斯福是个共产主义者。)设疑3:罗斯福是共产主义者吗?)5、播放2分钟的《大国崛起》片段(反映罗斯新政的内容)设疑4:通过以上学习,思考罗斯福新政会产生哪些影响,又有什么局限性(在学生讨论回答后幻灯打出积极彫响及局限性)6、各抒己见:罗斯福总统的“伟大”体现在哪些方面?(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从各个角度入手充分发散思维,不拘-格)7、指导阅读一一
5、罗斯福的演讲稿设置了两个问题:可以说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极其深远,有些措施至今仍使美国经济受益无穷。那么,罗斯福新政究竟“新”在何处?最后得出新政实质:是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归纳总结,突出重点通过总结,指导学生明确新政的内容,并揣摩和领悟可能产生的作用。真正理解其措施的到位和对美国经济可能产生的积极效果(阅读史料得出观点是对学生“论从史出”能力的培养。视频的播放使学生将内容以真实的场景再现,起到让文字活起来的作用,进而帮助记忆和理解。)深入分析,突破难点:学生在对新政内容充分感知的
6、前提下,很容易得出结论: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全血干预。进而理解新政之所以叫“新'啲理由。让学生通过教材提供的原始材料进行主动探究,自觉得出新政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S是在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避免了教师空洞的说教,又引用罗斯福的内心独白,较有说服力。本内容是本节的难点。此设问旨在引导学生充分地进行思维的扩散,并掌握一般的对象分析法:学会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而分析,全而的看问题。小结归纳1、图表式2、关键字3、板书设计:一、罗斯福新政1、背景2、主要措施1、提纲挈领2、高度提炼精简,(这样小结一方面是对本课教学内容作一个全面的总结,总结归纳
7、可以给学生整体感,便于对知识的把握;最主要的是引出了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为后血教学做好铺垫。)3、特点4、实质5、影响练习巩固1、选择题2、材料阅读题课外延伸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幻灯打出)利用总结串讲本节课的知识点,再次明确新政的定义、特点、实质和作用。并提醒学生新政开创了一个新的经济模式,它对以后的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打出板书)富兰克林•罗斯福具有什么样的可贵精神?对我们学习有何启示?(幻灯打出)成果展示,启发思考,关注实事,开放视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