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核磁共振诊断乳腺癌比较研究

ct和核磁共振诊断乳腺癌比较研究

ID:31675514

大小:55.8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ct和核磁共振诊断乳腺癌比较研究_第1页
ct和核磁共振诊断乳腺癌比较研究_第2页
ct和核磁共振诊断乳腺癌比较研究_第3页
ct和核磁共振诊断乳腺癌比较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ct和核磁共振诊断乳腺癌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CT和核磁共振诊断乳腺癌比较研究【摘要】目的:探讨CT与核磁共振诊断乳腺癌的比较情况。方法:选择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50例,都进行MRI与CT检查。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肿块影,病灶边缘模糊或光滑。CT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95.2%,而MRI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都为100.0%,两种方法诊断效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T与核磁共振诊断乳腺癌都有很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不过MRI检查费用比较贵,临床上推荐使用CT检查。【关键词】CT;核磁共振;诊断;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

2、瘤,目前乳腺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超声、MRI、CT检查等,当前在大型医院应用比较多的为MRI和CT检查[llo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且无辐射危害,专用乳腺线圈、快速成像序列的应用,使其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都比较高【2】。但是MRI检查时间长,检查费用高。而多层螺旋CT的应用,其扫描速度也比较快,对乳腺肿瘤的定性有十分重要的价值【3】。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CT与核磁共振诊断乳腺癌的比较情况,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以乳腺肿块就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50

3、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小31岁,最大68岁,平均(48.52±4.25)岁。良性病变患者30例(纤维腺瘤10例,纤维腺病20例);恶性病变患者30例(纤维腺瘤10例,纤维腺病20例);恶性病变患者20例(浸润性导管癌15例,粘液腺癌2例,导管原位癌3例)。1.2诊断方法MRI:MRI成像检查仪器采用SIEMENSAvanto1.5T超导磁共振。病人俯卧位,选择快速反转恢复磁化准备自旋回波序列行横断面脂肪双权扫描,重复时间9145ms,回波时间75ms,反转时间150ms,层厚:2.8mm,矩阵256X51加成像时间为2mi

4、n32soCT:采用Lightspeed32层螺旋CT机(GEMedicalSystems)。患者俯卧位,扫描范围包括双侧乳腺和腋窝区。图像后处理将原始数据重建为层厚3mm,间隔1mm。积极调整窗宽、窗位,以达到最佳显示效果。1.3判断标准MRI与CT判断:良性肿块征象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恶性肿块征象为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或边界呈锯齿状。其中不均匀信号病灶以其内部主体部分信号而判定。1.4统计方法采用SAS9.0软件进行分析,诊断效果对比采用卡方分析,PO.05),见表lo3讨论最新调查显示,乳腺癌在我国发病率亦呈明

5、显上升趋势,已逐步替代子宫颈癌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发病率增高,但是乳腺癌的预后逐渐得到改善,其主要原因是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乳腺癌被越来越早发现,从而得到早期治疗。在诊断方法中,MRI成像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且无辐射危害,能够很好适用于乳腺检查。随着MRI技术的不断改进,特别是快速成像序列、专用乳腺线圈、脂肪抑制技术的应用,使得MRI诊断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可提高良恶性鉴别的准确性。受经济条件与人力资源限制,采用MRI诊断乳腺肿块在我国目前还难以达到广泛应用,且是否适合于东方人的乳腺肿瘤的诊断也没

6、有大量研究结果报道【4】。螺旋CT具有高的密度分辨力,能可靠地鉴别实性、脂肪性肿块,可发现致密型乳腺中的病灶,诊断效果高。乳腺癌的CT表现基本与MRI片相同,对于肿块的内部结构、毛刺征的显示更明确可靠,还可了解肿瘤对皮肤、乳房后间隙情况。不过微小钙化在乳腺癌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CT由于各种限制,常无法显示少量细沙样微小钙化【5】。本文CT判断良性29例,恶性21例,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95.2%o而MRI判断良性30例,恶性20例,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都为100.0%,两种方法诊断效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

7、0.05)。总之,CT与核磁共振诊断乳腺癌都有很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不过MRI检查费用比较贵,临床上推荐使用CT检查。参考文献:[1]汤为军,李克,沈天真,等•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1,7(5):317-321.[2]葛菁芳,陈憩,何国祥CT在诊断乳房良性疾病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0,34(3):162-166.[3]刘福强,张云亭,刘松龄,等.动态螺旋CT检查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22(5):380-385.[

8、4]刘琳,徐艳燕.影像学检查在乳腺导管原位癌诊断中的联合应用[J].医械临床,2010,31(4):2-4.[5]司淑芳,贾红岩.多种影像学联合检查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J]•山东医药,2010,21(50):2-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