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硫辛酸联合甲钻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评价a-硫辛酸联合甲钻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疗效的临床观察。方法收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75例,控制血糖后,给予硫辛酸300〜450mg联合甲钻胺500Ug分别加液体中静点,1次/d,疗程10〜12d,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其中显效有20例(占26.7%),有效共39例(占52%),无效为16例(占21.3%),总有效率(达到7&7%)。治疗后下肢震动感觉阈值(包括双脚趾、双足背)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5V,提示严重的DPN,并有
2、发生溃疡的高度风险。除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排除标准[21:(1)近期服用有抗氧化应激作用的药物如VitE、VitC、胡萝卜素、谷胱甘肽及前列地尔者;(2)急性感染、肿瘤、肝肾病、造血系统、心力衰竭、急性脑梗死及酮症酸中毒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3)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1.2研究方法1.2.1治疗方法入院后加强糖尿病饮食及运动教育,降糖方案(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尽量使血糖达标,同时给予降压、降脂、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每日1次给予硫辛酸(300〜450mg)(商品名:亚宝力舒,亚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120055869)及甲钻胺(500ug)(商品名:弥可保,卫材药业有限公
3、司,J20070063)分别加液体中静脉点滴,疗程10〜12d,记录患者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震动感觉阈值(VPT)的变化。1.2.2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查方法[3]在安静、轻松的状态下,患者休息至少lOmin,平卧于检查床上,操作者手握仪器置于双足大拇趾腹前端、足背处,方向垂直,防止探头水平移动,电流不断增强,震动钮的振幅逐渐增大,直至被检查者感知,记录伏特数。所有检查均由同一操作者使用相同仪器完成,1.3观察指标对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震动感觉阈值进行记录,记录治疗前后不良事件。1.4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上述DPN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腱反射较前明显改善,震动感觉阈值恢复正常;有效:
4、DPN临床症状轻度减轻,腱反射稍有改善,震动感觉阈值较前下降;无效:症状、腱反射及震动感觉阈值均无改善。1.5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用SPSS11.5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目前,大家公认DPN的发病机制[5]:(1)代谢紊乱:①高血糖、高血脂的毒性作用;②氧化应激;③低血糖;④蛋白糖基化异常;⑤醛糖还原酶一多元醇、肌醇途径。(2)微血管病变。(3)其他因素:①神经轴突转运异常;②C肽缺陷加重糖尿病神经病变;③自身免疫因素。其中氧化应激、线粒体电子传递呼吸链超氧化物产生过多是导致DPN的重要发病机制。a-硫辛酸作为丙酮酸脱氢酶和a
5、戊二酸脱氢酶-线粒体酶系复合物的辅助因子起作用,是一个多功能的天然抗氧化剂[6],无论是在脂溶性还是水溶性的环境下,硫辛酸都可以溶解,主要通过清除氧自由基,螯合金属离子起作用,同时阻抑神经内氧化应激,抑制蛋白质糖基化,阻止脂质过氧化,还原、再生细胞内主要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或E、辅酶Q等,增加血管的血流量,纠正一氧化氮和内皮衍生性超极化因子的异常,降低对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7],加快神经传导速率[6],促进神经纤维再生[8],保护血管内皮功能[9-10],从而有效缓解或消除DPN的症状[10]。甲钻铁是一种活性维生素B12制剂,可直接转运入神经细胞,使轴突受损区域再生,通过甲基化
6、的官能基参与体内甲基转移作用,参与核酸、脂质、蛋白质等代谢的辅酶,并作为磷脂参与卵磷脂的合成,修复受损的神经,改善神经传导速度[9-11]o多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包括DPN在内的各种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本研究结果表明,硫辛酸联合甲钻胺能够明显改善DPN的症状及震动感觉阈值,对于DPN的治疗安全、有效,这与多项临床试验结果一致[10-11],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CandrilliSD,DavisKL,KanHJ,etal.PrevalenceandtheassociatedburdenofAlnessofsymptomsof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
7、thyanddiabeticretinopathy[J].JDiabetesComplications,2007,21(5):306-314.[2]马驰骋,李振作,刘平丽,等.a-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医学,2008,28(11):53-55.[3]徐冬岩,王清,黄丽红,等.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早期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意义[J].中国老年病杂志,2010,30(16):2283-2284.[4]BaydasG,Dond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