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16184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小学数学实效课堂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实效课堂初探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也开始不断地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贯彻执行新课改的一些理念。但是由于对课改理念认识理解的不透彻,导致了小学数学课堂呈现出纷繁凌乱的课堂教学形式下的低效能教学,甚至是零效能的课堂教学。鉴于此,笔者认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努力打造实效课堂,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20-02 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精心备课选取适合自己班上的学生的教学
2、方式,而不应该盲目跟风为课改而课改,为活动而活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围绕实实在在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而展开。真正地实现每上一节课都是具有实效性的课堂,即一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就是为了打造实效课堂而进行的。因此,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打造小学数学实效课堂是上好小学数学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与独立人格的关键一环。对于如何打造实效课堂我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与大家分享。 一、调动积极性,使学生想学4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打造实效课堂的必要前提,没有兴趣就没有教与学。西方有句谚语:“你只能牵马到水边,但不能保证它一定饮水”,因
3、此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尤为关键。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个小策略: (1)课堂教学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段的学生对游戏更是有天然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中巧妙地穿插一些小游戏定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课堂巧设问,激发求知欲。在进行新授课时,我会在备课时反复锤炼本节课所要提到的问题,预设学生面对所提问题的种种表现,努力筛选最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问题。此外我在教学设计中还注重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增进交流,以此来创设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实效课堂。 (3)正面多鼓励,激发自信心。分析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学困生其实不是由于其学不会,而是
4、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正面评价,而渐渐地失去了那种学习带给他的自信,因此,在我的课堂中会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哪怕他回答对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或者举了一次手,这些细微的进步表现我都会对他进行表扬。 二、注重课堂生成要素,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学习数学就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究过程,是自己的大脑在探究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思维体操,而不是僵硬地接受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授。因此课堂有生成,教学才有实际效果,这样的课堂才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真课堂,才是真正的实效课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努力克服“一言堂”“满堂灌”4的低效能教学策略,应该将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关注课堂教学
5、生成上。其实每一种课堂上的自然生成恰恰是课堂教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打造小学数学实效课堂的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 课堂教学是互动,包括师生活动、生生互动,这一系列的互动就必然会有互动情境下的真实生成,这些教学互动生成有时候不一定是教师心里面所期待的那种生成,因此一些教师就努力打压这些生成,或者对课堂教学生成漠视不理。正是由于教师的种种消极应对课堂的这种做法,压抑了学生观点,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一节课上学生得不到发展,尤其是思维上的发展,这节课的基础知识讲得再好也是没有一点效果的课堂。可以说没有教学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的教学也是无效的教学。 三、注重课堂回
6、顾反思,让学生实现永续发展 许多成功的教育教学专家的课堂教学实例观摩,以及教育教学专家对自己的授课进行的课后剖析,都可以看出,在一节课结束之后对课堂教学进行细致入微的回顾与反思,也是相当关键的一个环节。许多年轻教师上完一节,不管好坏,全然不去考虑,只要上完就不了了之。不去考虑课堂教学的得与失。这样下去课堂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可以说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对课堂教学的认真的回顾与反思就不会有今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产生。 更为重要的是不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进行反思,就会造成教师教学生涯的“短视”,光看成绩不看发展,你的学生可能就是在你的这种不注意“回头看”的教学生
7、态下停滞不前。何谈永续发展,学生都得不到发展又何谈实效课堂。4 总之,教师要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先进的教学策略,认认真真地专研教材,仔仔细细地分析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精心准备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虚心回顾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将打造小学数学实效课堂作为践行新课程教育理念改革的核心环节去落实。通过打造实效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更为重要的是让实效课堂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