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15211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从“儿童视角”看“教学智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儿童视角”看“教学智慧” 【摘要】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由于课堂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的改变,愈来愈要求教师有“灵动”“智慧”的表现与能力。“教学智慧”频繁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同行们热议与研究的焦点话题。教学智慧是有层次高低之分的,本文从两个教学案例入手,基于“儿童的角度”对“教学智慧”一些思考。 【关键词】 教学智慧层次思考 一、缘起 教学中,我们经常会为教者对“偶发事件”的“机智”处理而鼓掌,为教者“灵动”的处理、巧妙的“生成”而喝彩。“教学智慧”成为我们听课老师“万分期待”,
2、上课老师“妙手天成”的一个“看点”。然而,有些教师被“教学智慧”所迷惑,将上课者的一些“小聪明”“急转弯”归解为高超的“教学智慧”而大加赞赏。孰不知,“教学智慧不仅是用来对付教学中的‘意外’和‘不测’的‘技艺’,更应是一个无形的按钮和机制,巧妙地牵引达成师生之间的对话――理解――深化”,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完整有序”。 二、对比 案例一: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灰椋鸟》一课的教学片断:5 师:假如你是一位摄影师,你会重点拍摄几个场景? 生:拍归林与夕阳照在灰椋鸟身上的。 师:我们去看看归林
3、的场景。我配上音乐,请同学们美美地去读。(音乐没响)没关系,我们可以假想音乐在响起。(生读了一半的时候音乐响起) 师:孩子们,你知道吗?是你优美的朗读,把音乐给唤醒了。(听课教师鼓掌) 教者设计一个让学生在音乐的情境中阅读体验,结果出现了“意外”,教者“机智”地将原本属于自己的“错误”转化为对学生阅读水准的评价,全场教师为教者的“教学智慧”而喝彩。 案例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多复杂的心情啊,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生默读) 生:树木不断减少,土
4、地不断扩大。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裸露的土地越来越大。 生:我仿佛看到一棵棵大树倒下了,绿色在消退。 师:同学们,这一幅幅画面出现在我们眼前时,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生齐读) 师:还有哪些变化? 生: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语调上扬的、轻快地读) 师:日子越来越好,是吗?我可以这样读……5(师模仿刚才学生读的语气)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毁灭大自然。(听课教师情不自禁地鼓掌) 师:你们也该响起掌声
5、了。他读出了文字背后的意思。你再来读…… 这一片断的精彩之处,当学生读“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时,表达出了幸福的情感,这与文本所表达出的价值取向是相悖的。面对孩子们错误解读,教者“没有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积极引导学生去“主动积极的思维”和“进行情感活动”,使学生在与“文本的深度对话”中,获得了正确的情感体验。教者这样的处理,是充满“教学智慧”的,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点,以“儿童的视角”来激发学生思维“审美”,形成了正确的“文本
6、解读”,此时听课教师的掌声不仅是送给孩子的,也有对教者提供了一个“动态的”“真实的”“充满活力”的“智慧”课堂”而喝彩。 三、思辨 两个片断,两次情不自禁的喝彩,都源于教者面对复杂的教学情境所表现出的“教学智慧”。然而,我们应该关注什么样的“教学智慧”?诚然,在案例一中,背景音乐不响,这个“偶发情况”在教学中难免会遇到。如何化教学危机,是需要“智慧”的,教者用急中生智的语言(让学生想象着音乐的存在)促进教学活动继续前行,然而音乐又在学生全神贯注的“品读”中响起,教师又以“喜剧性”5的语言(是你
7、优美的朗读,把音乐给唤醒了)“取悦”了学生,也“取悦”了听课老师。这样的“教学智慧”是基于“教师”的,可是学生的真实感受是什么?课后我就此和一些学生做了交流,他们的回答是:老师可能是操作失误。是啊,孩子的想法是真实的。此时,教者的“小聪明”虽化解了教学中的“窘境”,却把孩子的“态度、价值观”带向了另一个“窘境”。语文课程总目标第4条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基于此,这也正如陈桂生先生所讲的,这“是教师的差错或疏忽”,是教师“在发现疏忽或失误后脑筋急转弯
8、”。王鉴教授界定为:这只是教学智慧当中的一种类型,这种类型的教学智慧属于较简单的层次,是基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和聪明机智的反应就可以掌握和展现的[3]。 我们到底期待什么样的教学智慧,该为什么样的教学智慧而喝彩呢?正如教学智慧研究的专家马克斯?范梅南所讲的:“一位智慧的教育者认识到要跨过街道走过来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师。教师必须知道‘孩子此刻在哪儿’‘孩子是怎样观察事物的’,这个学生从他本身的角度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因而不能跨过街道走进学习的领域。教师应该站在孩子的身边,帮助孩子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