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性社会里的木偶臣民

惰性社会里的木偶臣民

ID:31503820

大小:11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2

惰性社会里的木偶臣民_第1页
惰性社会里的木偶臣民_第2页
惰性社会里的木偶臣民_第3页
惰性社会里的木偶臣民_第4页
惰性社会里的木偶臣民_第5页
资源描述:

《惰性社会里的木偶臣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惰性社会里的木偶臣民  初读苏联作家康?麦里汉的小说《隧道》,感叹这是一个讲述可悲、可叹、可怜的父子关系的故事。但在阅读中发现,作者设计了许多不合常理的情节,这些情节成了理解小说内容的障碍。笔者尝试以解构阅读的方式,来扫清小说阅读过程中的障碍。  一、梳理情节,解构谎言  小说讲述了一个坐火车的儿子,因隧道铁轨故障临时停车,想看望住在隧道附近的父亲,作为修道工的父亲却因为要修理故障的隧道铁轨而无法和儿子见面,最终父子错失见面机会的故事。简单的故事中:儿子不知道父亲的工作和身份,不知道修道工就是父亲;父亲骂修道

2、工,不知道自己就是这个修道工;修道工把修铁轨的时间一再压缩,从4小时压缩到10分钟,不符合工作常理;一段连一辆火车长度都没有的隧道成为不可逾越的长度,列车员反复穿越,父子却无法走过去见面。这些情节都不符合生活的常理。  《隧道》主要以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情节在对话中展开。不妨换一个角度来探究作者的意图,重新审视情节。  将父子见面和修铁轨相关的情节解构归类。发现父子和列车员在铁轨修复过程中,三个人对“修道工”的工作态度都表示不满意。在细读的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疑点:父亲在接到儿子电话时的态度非常奇怪,“真不凑巧”

3、“真糟糕”“这可麻烦了”8三句话和一接电话就先预估了一个工作的最长时间,不符合一个急切见儿子的父亲的心理。在此发现的基础上对文本做二次解构,梳理对话中三个人对于修铁轨的细节,又发现,修道工一方面认为修铁轨的工作非常繁重,另一方面却将工作时间一再压缩,最后甚至是不了了之,没有对铁轨进行修复就让列车发车。将所有的新发现和疑点合并在一起,表层的故事被打破,新的故事情节浮出水面,真相呼之欲出。  二、重构故事,探究真相  当小说以“父子相见”的故事主线呈现的时候,三个人物身上的不合理性全都呈现出来。戴?赫?劳伦斯在《

4、乡土精神》一文中指出:“艺术家是个说谎的该死的家伙,但是他的艺术,如果确是艺术,会把那个时代的真相告诉你……语言艺术有一点奇怪:它百般支吾,闪烁其词,我的意思是说,它拼命撒谎。”在这个“父子相见”的故事里,作者不断地暗示我们他在撒谎,所有的不合理在表现父子感情的情节线上说不通。因此我们通过重构隐藏在小说里的另一条情节线来寻找小说的真相。  当小说让“父子相见”“和“修道工的工作”两线交叉的时候,三个人互相拆穿了所有的谎言。列车员不断来回穿过隧道,拆穿了父子无法逾越隧道见面的谎言;儿子催促父亲见面拆穿了修道工工

5、作繁重的谎言。谎言被拆穿之后,故事以新的面貌呈现出来,三个人物身上的不合理性全都有了一致的指向。首先,三个人的对话内容都指向同一件事情“修铁轨”8。三个人对修道工的工作态度都表示不满。其次,三个人处理事情的方式有相似性,面对他们各自的问题,他们的处理都不积极,在貌似忙碌的过程中得过且过。其三,每个人的问题在小说结束的时候都没有得到解决。所有的不合理都暗示在这样的情境下,任何问题都是解决不了的。因此,两个交叉的故事都指向了一种相似的人生处事态度。  1.一个懒得动的儿子  懒得看望父亲。文章开篇写道:“他每次休

6、假都要经过这条隧道,可是列车不在这儿停车,所以他好几年没有见到父亲了。”故事的起因,儿子不是因为思念诚意地探望父亲,而是由于一次意外的铁轨故障,他才顺便去看望好几年都没见的父亲。懒得穿过隧道。隧道很短,“第一节车厢已经钻出了隧道,而最后一节还没有进去”,时间很长,有几个小时,儿子打了5个电话反复要求父亲前来相见,却始终没有穿过短短的隧道去见父亲。一个懒惰的人,在父子亲情关系中就表现出一味索求和貌似热情实则冷漠的特质。  2.一个懒得修的修道工  修铁轨到底需要多少时间?答案是小说中的人物和读者都想知道的。细推

7、敲修道工的话:“现在他又说,只要两个钟头就够了。”“好吧,我加把劲,也许一个钟头就能干完这点活儿。”推测出2个小时可能是完成工作的正常时间,抓紧时间提高效率的话1个小时也能干完。那么,一开始预估的4个小时是消极怠工的,而压缩到10分钟是马虎敷衍的,最后修都没修就让发车是不负责任的。最后出现在小屋窗子里用帽子擦着满脸汗水的老人,他也不再是那个可怜的父亲,而是貌似勤恳工作实则一点活都没干,工作时间光顾跟儿子讲电话的偷懒工人了。“真是个混蛋”,修道工这样评价自己。一个懒惰的人,在工作中往往是消极懈怠,马虎敷衍和不负

8、责任的。8  3.一个懒得管的列车员  列车员在整个故事中貌似忙碌地不断穿行于隧道两边,让读者误以为这是一位工作认真负责的好同志。然而,当修道工不断压缩修理时间,最后草草了事修都没修就通知发车的时候,列车员的反应居然是招呼“乘客同志们,快上车!”他目睹了整个修理过程,却对修道工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视而不见。他作为列车员置旅客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在没有确保安全的形势下,草率发车。一个懒惰的人,在面对问题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