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社会惰性的理论与相关研究概述

国外社会惰性的理论与相关研究概述

ID:23139008

大小:89.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1-04

国外社会惰性的理论与相关研究概述_第1页
国外社会惰性的理论与相关研究概述_第2页
国外社会惰性的理论与相关研究概述_第3页
国外社会惰性的理论与相关研究概述_第4页
国外社会惰性的理论与相关研究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外社会惰性的理论与相关研究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社会惰性是团队成员在从事趋向共同目标活动中出现的努力程度和平均贡献随着群体成员增加而减少的现象。该研究从社会惰性的概念、起源和发展、理论解释,影响因素及形成过程等几个方面对国外社会惰性的研宄状况进行了述评,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关键词社会惰性,社会影响,社会惰性形成过程。分类号B849:C93近年来,企业组织发生了一种本质的变化,即以个人独立完成任务为基础的组织正逐渐被以团队(team)为基础的组织所取代。因为工作中的创新,个人无法独立完成,只有发挥集体的力量形成合力才能完成并有所突破,因此如何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合力并达到目标是管理者迫切需要

2、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成员的努力程度和贡献会随着团队成员数量的增加而减少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惰性(socialloafing)。社会惰性普遍存在于各种类型的群体、团队和组织中,它会降低群体凝聚力,影响工作效率,甚至会阻碍群体目标的实现。目前对组织中社会惰性行为进行管理,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社会惰性行为已成为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对社会惰性的概念、来源及发展、理论解释、形成过程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论述。1社会惰性的概念与来源社会惰性(socialloafing)的概念起源于德国心理学家Ringelmann在1927年的实验研宄

3、。他在研宄中首次发现,团队成员的平均贡献率会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而减少,因此后来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Ringelmann效应。遗憾的是,当时Ringelmann并没有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作为研究的重点,直到1972年Steiner才对这种现象作了进一步的研宄。他将这种随着团队成员数量的增加,个人努力程度下降,个体在团队中的实际表现(actualperformance)与潜在表现(potentialperformance)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称为社会惰性。他认为,社会惰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过程丧失(processloss),即团队活动中存在着不恰当的互动过程,其中包括两大内容:(

4、1)协调性丧失(coordinationloss),即当群体规模扩大时,成员之间的工作联结点增多,工作协调的难度增加,出现相互干扰,导致成员无法尽全力或力量互相抵消,这样合力作用无法实现;(2)动机性丧失(motivationloss),即群体工作中,个体的工作动机水平比单独工作状态下要低,这样个体的努力与贡献程度就会下降。他还认为,个人努力程度的下降也有可能是两种过程协同作用的结果。从这以后,社会惰性的概念得到了普遍接受,相关研究也开展起来。1974年,Ingham等人在实验研究中发现,在排除了协调性丧失因素的效应后,仍然观察到了个人的努力程度随着团队成员增加而下降的

5、现象,因此倾向于认为社会惰性主要源于动机性丧失。Latane等人在1981年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认为团体中个人努力程度的下降并不是由于身体疲惫所致,而完全是一种“心理过程”的反映,所以Latane等人把在团体工作情境中,由动机性丧失引起的个人努力和贡献程度下降的现象称为社会惰性。此后的研究者对社会惰性也进行了相似的定义。1995年,Comer[1]提出了知觉到的惰性(perceivedloafing)概念,认为个体是否意识或注意到群体中社会惰性现象的存在会影响个体实际社会惰性行为的产生。如果个体在评估群体成员行为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社会惰性行为的存在,其努力程度与绩效

6、水平不会受到影响。这个问题提出后引起了对社会惰性概念内涵广泛的争论,这种争论目前还在继续。综合不同研宄者的定义,本文将与个体单独或强制情境下的工作状态相比,团队成员在从事趋向共同目标活动中出现的努力程度和平均贡献随着群体规模扩大而减少的现象称为社会惰性。社会惰性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不同的活动当中,包括身体性工作、认知性工作、评价性工作等,不论个体的年龄、性别和职业,甚至还具有跨文化的特征。2社会惰性的理论解释2.1社会影响理论(socialimpacttheory)社会影响理论主要强调社会惰性的外部影响因素。在社会环境中,个体的心理与行为会受到外界压力源的影响,压力会随着

7、压力源的数量、直接性、重要性和强度的增强而增加,个体会根据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大小来决定努力的程度,一般来说,压力越大,努力程度就越大,反之就会减小。但是,同一压力源的影响效应会因为目标个体的数量、直接性、重要性的增加而减弱,即在个体单独状态下,发生社会惰性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在群体情境中,个人承受的压力大大减小,出现了责任扩散现象,这时个别成员表现出社会惰性现象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团体规模越大,社会惰性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可以看到,社会影响理论过多强调社会惰性形成的外部情境因素,而忽略了社会惰性形成的内在心理过程。2.1觉醒降低理论(arou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