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ID:31498300

大小:11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2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_第1页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_第2页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_第3页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_第4页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活动是思维活动,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确立的课程目标中指出:“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能在观察和学习中发现问题,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问题是最好的学习资源,学生的思维活动的质量取决于引发思维活动的问题,如何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是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所述的“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指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根据所观察的现象,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1关注问题,促进思维  1

2、.1物理学习活动中的问题  “问题”是指需要解决还没有解决的事.迈耶(R.E.Mayer)曾经下过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当问题解决者想让某种情境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不同的状态,而且问题解决者不知道如何扫除两种状态之间障碍时,就产生了问题.  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在他们看来是新鲜的事和有趣的物理现象,而他们也总是试图去解释与解决,但他们总是会感到有很多困难――这就是问题.  1.2问题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8  物理学习过程,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认知过程,是学生个体与物理环境相互作用中认识物理世界的过程,亦即学生的物理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物

3、理的思维过程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问题是学习的最好动力,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这是因为思维总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新事物,获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在物理学习活动中,学生会自然地将生活与学习活动中发现的一些现象,与物理知识相联系.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观察活动中所观察的现象进行抽象,指导学生进行分析,从中抽出最核心的并作为问题提出来,以达到会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当学生在物理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是需要进行解决的,这些现象本身不是物理规律,要引导学生对所观察的现象运用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等方法从具体的事例寻找具有共性

4、特征,形成概念,得出反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性.  案例1在学习光的折射时,我们运用激光笔、水槽、水、管子、比较粗的塑料棒及自制的小鱼做叉鱼的实验活动.  实验一用鱼叉叉鱼.利用如图1所示的管子观察水中的鱼,将用“鱼叉”沿着观察方向叉水中的鱼,发现叉不到鱼,这就使学生感到好奇,明明鱼就在眼前,为什么叉不到呢?  实验二保持实验装置不变,改用激光笔沿着管道照射鱼,这时看到光线正好射到鱼身上(图2).为什么用激光能照到鱼,而用鱼叉却叉不到鱼呢?8  上例中当学生通过管子看到水中的鱼后,会认为鱼肯定会与管子在一条直线上,那是他们已经知道,不借助其他器材观察

5、物体时物体与眼晴总是在一条直线上的.所以用直的鱼叉肯定能叉到鱼呀.而现在却叉不到,看来是需要用新的知识解释了.  我们知道思维活动是有一定的过程的.思维活动都是大脑将所获得的素材经分析与综合活动,进行比较、概括与系统化;再进行抽象和具体化.  2促进学生提出问题  “提出(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个理念学生也知道的,可是面对自己如何提出问题却不容易了.  2.1利用实验情景引导

6、学生提出问题  物理学习始于物理环境对学生的刺激.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中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感知就是观察和实验.教师在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实践,从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案例2在进行平面镜知识教学活动时,做浇不灭的蜡烛实验.让学生观察平面镜后面的玻璃杯中点燃的蜡烛,这实际上是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向玻璃杯中倒入水,因为学生知道水是可以灭火,当杯中倒满水后发现玻璃杯中的蜡烛依然没有被浇灭.学生看到这个现象后很惊呀.有学生问:为什么水不能浇灭瓶中蜡烛的火焰?  案例38在学习电流的热效应时,

7、让学生观察通电后用凡士林粘着的火柴在不同的电阻上先后下落,让学生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在电流相同时为什么火柴不同时从电阻上落下?  案例4在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时.以射击比赛的形式.教师提供的器材有两块平面镜、两支激光笔.要求参与者背对着目标将目标击中.学生就会想到这  怎么可能?于是,想到了请学生来帮忙.当实现了击中目标之后,就要求学生针对所做的实验提出问题:“镜子在这个实验中有什么作用?”“不用镜子也可以完成实验吗?”  为什么向物体的反方向发出光,也能击中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光会遵循什么规律?  这与前面学习的光的直线传播理论不相符.  2.2利

8、用课堂生成促进学生提出问题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安排学生开展一些讨论活动.要求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论述,提出要求从别人的发言中寻找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