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96601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激发写作兴趣 培养习作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激发写作兴趣培养习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其途径、方法、手段、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正如乌申斯基所言: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是写好作文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巧拟题目,让学生乐写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习作要改变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目的在于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因为题目的好与坏、新与旧,直接影响学生的作文兴趣。倘若题
2、目具有新鲜感、时代感,就能激发写作兴趣。如指导学生写以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文章,可以诱导学生围绕《地球妈妈》《我与大自然的对话》《一片纸屑的遭遇》《找回春天,找回蓝天,找回绿地》《低碳,让生活更美好》《给动物一个温暖的家》《瘦瘦的母亲河》等题目去写。发现班里的好人好事时,可激发学生围绕《夸夸我班的小“雷锋”》《“雷锋”4就在我们身边》《温暖留在我心间》《因为有你》《谢谢你帮我大忙了》等题目去写。回忆童年生活时,可激发学生兴趣,围绕《第一次开心》《谎言让我流泪》《都是_____惹的祸》《我盼望长大》等题目去写。写有关抗震
3、、抗旱灾难的感人事迹,可以《微笑的天使》《节水抗旱,奉献爱心》《天灾无情人有情》等题目去写。写有关感恩的文章,可引导学生围绕《谢谢您,妈妈》《难忘的启蒙》《唠叨的母爱》《父爱如山,母爱似水》《老师,我为您制作一张贺卡》《____你在哪里呀》《你怎能叫我不思念》等题目去构思……以上这些题目,学生看上去就觉得生动有趣,只要教师巧妙引导,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进入写作的亢奋状态。 二、贴近生活,让学生想写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教师组织学生多开展一些喜
4、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如贴鼻子、夹玻璃珠、下棋、打乒乓球、盲人敲锣、演课本剧、猜字谜、成语接龙、故事会、朗诵会、读书报告会、辩论会、新闻发布会等。让他们在活动后进行习作,兴趣就会高涨。具体做法是学生在活动之前,我向他们提出习作要求:活动时,要把素材积累下来;活动后,把看到、听到、想到的写下来。长期这样练习,他们就会把亲身参与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思,写得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三、激发“欲望”感,让学生要写 叶圣陶指出:“人在生活中、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习作一旦成为学生自我‘需要’,就会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促
5、使习作情绪高涨。”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欲望”,就能激发他们的习作热情。例如在学写书信之前,教师谈话激趣,质疑学生:你们老师收到远方一位小朋友的来信,她问我们学校美吗?希望我能告诉她。现在,老师打算请你们写一封信告诉她:我们的学校无处不美。看同学能不能围绕一两个方面,按书信的格式,向那位小朋友介绍一下我们美丽的学校。同学们,谁愿意帮老师这个忙?这时,学生情绪高涨,一4只只小手争先恐后地举起来,一张张小口不约而同地说:“我来把学校情况告诉对方”……每封信都洋溢着小作者对学校的爱。 四、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写
6、 利用现代技术来创设写作情境是一种便捷的方法。如学校开展冬季运会时,我们可以把拔河比赛或接力赛的过程,有选择、有重点地摄录下来。在指导学生写亲身经历的一次活动时,可以拿出来播放,再现他们参加比赛时紧张而激烈的情境。当学生看到自己在参赛或当拉拉队的样子清晰地出现在大屏幕上,无不感到新奇有趣。那阵阵笑声、喝彩声无不吸引学生的观察注意。教师只要指导学生随着镜头的转移去仔细观察、想象,然后让他们练习说一说、写一写。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能使读者如闻其声,如做其事,心有所思,情有所发。 五、借助评语,让学生爱写 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习作
7、批阅后,用书面语言给予一定的评价。它分为诊断性评语和补救性评语两种。所谓补救性评语就是指教师围绕学生的习作的“缺失”进行补写的评语。补救性评语有利于激发学生二次习作的热情。 比如一个学生写了《一次有趣的游戏》这篇作文,我给他写的评语是:小高同学,这次作文你成功的地方很多。如:老师的语言,贴象鼻的三位同学的动作,其他同学们的神态,你写得都很好,仿佛把读者带到了游戏之中。可是,结尾一段是全文的中心,前三段没有那一句直接突出“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开动脑筋,就能把事情做得妥妥帖帖”4的主题。我看,那次游戏,李敏同学不是表现最好吗?请你回
8、忆一下,把她当时贴大象鼻子的情景写出来,不就是一篇好文章吗?有信心写出来吗?学生看了评语之后,就补写并改进,作文就更精彩了。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单一化”,更不是“公式化”,教师应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责任编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