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53698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职业学校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模式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职业学校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模式探索 职校的语文阅读课堂上往往存在着这样的现状: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弱,教师在授课时往往有“启而不发”之感,理想的课堂是多向的交流,但是现实往往却是单一的传授。而运用对话式阅读教学能够较好改善这一现象,通过师生、文本、编者等多元的对话,让学生产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提升语文素养。为了在教学中有效使用对话式阅读教学方法,笔者结合实际,经过整理加工,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教学模式。模式的操作程序可以表示为以下四个步骤: 1.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职校生对于语文阅读缺乏主动性,因此,创设有效的情境至关
2、重要。教师如果引导得当,学生就会自然产生与文本的对话期待,继而和作者、和文本进行发自心灵的对话。创设情境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1)课前,搜集、阅读课外资料。 教材所选的很多文章都是经过时间沉淀的精品,但是往往年代距离学生太远,造成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障碍。因此,要想办法缩短时空差距,指导学生课前搜集文本学习的资料,比如作者的生平、作品、和文章有关的照片、视频,将抽象的纸上文字一部分还原为可感可观的形象,丰盈他们的认识,激起学生进一步和文化对话的兴趣。 (2)多媒体导入,观看情境资料。4 如今,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给
3、学生直观、形象的画面,使学生一开始,心灵就受到震撼,从而产生不同的期待,便产生了迫切了解文本、阅读文本的积极性。例如,生命这一抽象的话题很难去理解,这时,通过“刚出生嗷嗷待哺的婴儿,在春雨滋润下拔地而起的小草,石缝中一株迎风摇曳的小花”这些图片的展示,加以一段深情悠远的背景音乐,很好地开启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 (3)教师范读,吸引学生主动倾听。 对于一些以情见长的文本,教师自身范读可以有效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在教学《雨巷》时,我先播放了一段伴随着淅沥小雨的轻音乐,随后在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诵全文,雨声嘀嗒,音乐悠长,
4、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脑海中自然就会浮现起诗中的情境,甚至于不知不觉就开始跟着老师一起朗诵起来。 2.自读自悟,质疑问难 倾听文本的第一步就是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他们“自读”。在语文课堂上,往往为了追求教学进度,教师只是象征性地给予学生一点阅读时间,就开始课文的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对话。须知彼时的学生,没有思考也没有感悟,硬要“对话”,学生的回答也只能流于表面。 因此,我在学生阅读文本前,结合学习目标和学生需求,提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自我理解、自我剖析、自我感悟的过程。这就是倾听文本的第二步“自悟
5、”。在教师引导下的自读、自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正确理解文本,产生积极的深刻的情感体验。4 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要教授学生一些语文学习方法,一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对于文本中的精彩处、疑难处、中心句等地方用不同的符号进行标注;二是教授学生学会多种形式的“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如果读出情感、读出韵味,往往文章便已经通了一半;三是教授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可以摘抄文章的精彩之处,也可以写下自己的心得、感想、评价等,不断提高阅读速度,提高读书效率。 3.多元对话,交流共享 对话式阅读的课堂,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与以往
6、不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学生是学习的创造者,教材宛若一部曲谱,不同的学生会演绎出不同的美妙音乐片段,而组合在一起就是华美的乐章。这一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在教师备课和学生预习时,及时在教材的空白处写下自我查阅的资料信息、初读的理解感悟等等,并在上课时彼此交流成果。第二阶段是文本专题讨论阶段,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前期的自我对话,确定一个或者几个最值得探讨的问题,并围绕问题相互的交流,让彼此的观点在探讨中碰撞,产生思维火花;第三阶段是提升阶段,师生往往在讨论文本内容时会产生一些新的衍生问题
7、,激发他们更深层次的探索,合作、研讨。整个课堂也在独立思考和多元对话的过程中,将知识学习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4.自我对话,创造生成4 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积淀,学生会借助课前查阅资料、课堂的师生对话交流,进一步来印证自己熟悉的知识,比较快地理解和接受一部分知识。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价值的文本往往给读者留下很多的阅读空间,许多情感内涵隐藏于文本之下。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会感到文本在背景、文化、语言等方面的陌生和空白,此时,不能局限于照本宣科地去解释教学参考书,而是要通过问题的设置,找出学生认识的矛盾点,激发学生自
8、我探索,引导学生超越自我去重新认识和解读。同时,要注意巩固、总结和反思,通过学生的课堂自我小结或者课后随笔心得,及时总结自己的思维方法,学习途径和灵感迸发的契机。对于学习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还可以指导他们去发现文本的空白之处,矛盾之处,组织学习小组来探讨、改编内容,创新学习形式,比如改写文本,改编课本剧等,加强学生知识积累和人文思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