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50521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0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训练 摘要:数学教学中要不要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我认为,回答是肯定的。而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是不可忽视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听说读写训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听说读写”训练,使语言文字训练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强化和巩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语言文字不过关,表达能力差,创新又从何而谈。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数学教学中“听说读写”训练的内容 1.听。孩童学话,大多数是从大人说话中“听”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也离不开“
2、听”。数学教学中的“听”,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教师的讲解,听同学发表见解。通过“听”来形成表象,理解数学概念,积累数学语言,逐步形成能力。 2.说。数学教学中的“说”,就是让学生说一说事实、说一说结果、说一说过程、说一说规律和操作、说一说算式算理等,以说促思,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正确理解数学的题意,“读”是必不可少的。数学教学中的“读”,一是读数、二是读题、三是读概念,四是读算式。通过“读”来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5 4.写。“写”是数学教学的最终归宿。学生在认数之后要
3、写数,在理解题意、找准等量关系后要写出算式、写出计算过程、写出答案等等。是数学教学中学生借助语言或数学符号的“遣词造句”,最终达到解答数学问题的目的。 二、重视数学概念和术语教学,加强词和词组训练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最基础的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显而易见,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思考、推理、判断的基础。而数学概念是借助语言或数学符号来表达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讲清概念、术语所反映的对象和含义是什么,让学生对其有明确的印象。比如:“和
4、”“差”“积”“商”“除”“除以”“比……多”“比……少”等。其次,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术语,如“除和除以”、“增加和增加到”等,要注意引导学生比较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例如,出示“8除以2的商是多少?”和“8除2的商是多少?”让学生比较“除以”和“除”的联系与区别。这样,既能够使学生理解所学的概念,又加强了数学语言的训练。 三、在文字题教学中加强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 文字题是由数学概念、术语和数字组成的,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文字题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对于学生运用数学概念、术语和分析数量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发展
5、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抓好“运算符号”的语言表述训练5 如“+”表述为:加、相加、加上,不能表述为:“加以”;“×”表述为:乘、乘以、相乘,而不能表述为:“乘上”;“÷”表述为:除以、除(去除),不能表述为:“除去”。 (二)重视“运算结果”的文字表述训练 如加、减、乘、除的运算结果,分别称为和、差、积、商,而且要表述是求哪两个数的和(或差、积、商)及其关系。 (三)加强“四则运算意义的运用”的语言文字表述训练 例如,“42÷7”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则可表述为:①把42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
6、②42是7的多少倍?③42里面有多少个7等。 四、在“计算”教学中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训练 在数学教学中,计算占相当的比重,试题是计算的前提条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一式多读的训练,既可以使学生练习数学基本术语的使用,熟悉一些数量关系,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18×3=?”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言表述出来:①18乘以3得多少?②18的3倍是多少?③3个18是多少?④一个因数是18,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再如“(25+34)×(46-16)=?”可用语言表述为:①25与34的和乘以46减16的差,积是多少?②比25多34的数乘
7、以比46少16的数,结果是多少?等等。这样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式子化,式子语言化”的综合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五、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强化语言文字训练5 语言文字训练,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选用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件,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实例相联系,使整个教学活动生动精辟,营造一个活跃学生思维的语言文字训练的氛围,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比如,在教学“减法的运算性质:a?Db?Dc=a-(b+c)”时,我们可以这样进行: 首先,创设
8、一个让学生当售货员卖文具的情境,让学生根据下面题目要求进行买卖活动:小红到学校小卖部买一支铅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