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50252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教育家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现代的教育已经不仅仅以传道、授业、解惑为目的,而是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力求在我们的课堂中促进学生个性的生成与能力的培养,在能力的培养方面不得不提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我们广大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想要培养出具有独立钻研、自主学习,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的学生,就必须从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入手,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地位的模式,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作为引导者与组织者。转换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激励
2、课堂势在必行。 构建激励课堂教学模式,意在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该模式力图尽最大可能培养学生独立钻研、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精神,同时,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特别强调情感的作用,使学生从乐学到学会,最终达到会学,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极大限度的发展。 激励教学模式由三部分构成:明确目标,激发动力;自主学习,适时激励;归纳延伸,成功激励。4 1.明确目标,激发动力。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师生课堂上活动的指南也是对整节课评估的标准,教师在上课伊始就向学生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将所要学习的内容较好地、和谐地、自然
3、地衔接起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特别是兴趣、好奇心、求知欲越强烈,学习的意志就越坚定,自觉发现、探索问题的能力就越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2.自主学习,适时激励。这一环节是该模式的核心,主要包括质疑、开智、发散、发展、评价几部分。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自觉主动地叩开知识的大门,教师不失时机地给予激励性评价,关键强调学生要自主探究,意在激发动力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愉悦。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强调规律的揭示、方法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 3.归纳延伸、成功激励。其内涵是让学生在总结归纳认知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训练形成能力。这里的延伸,是指把教学中学到的东西向实际生活的灵活
4、运用上引导,以利于把教学活动与课外活动、社会活动衔接起来,打破封闭的教学格局,形成开放的态势。 语文课采用思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自学讨论法、三步教学法。中华文化的瑰宝都在我们的语言文字当中呈现,针对语文课的这一特点,这一教学模式的设定,即让教师在课堂当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情境,如,以画、曲、诗等方式,带学生进入文本与作者进行自然的对话,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难度大大降低,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和谐自然。从而使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我们的文化。4 数学课的尝试教学法、探索式教学法、发散聚合式教学法、五环六步教学
5、法。就数学课堂而言,这是一个明理性与逻辑性非常强的学习天地,在这个天地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在团队中汲取知识能量并结合自身的努力获得成就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自我质疑、自我探索中渐渐爱上数学,爱上合作学习、爱上自主学习。 品德课中采取“激情―明理―导行”教学法。品德课,最开始的激发情趣,再到结合身边的实际生活、好人好事等为学生的行为进行明理、导行,引导学生向好的行为学习,让道德的标尺植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自然课“三段七环节”教学法,劳动课“自学―示范―操作―应用”四步教学法,音乐课“听―唱―创―奏―赏”五字教学法等等。教师灵活地运用这些教法进行教学,
6、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可以获得新知,点燃创新的火花,进行创造性思维。 课堂是学生学习、积累、创造的主阵地,也是教师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把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把创新的思想、创新的意识向学生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做到: 1.多些允许――营造创新氛围 在课堂中对孩子多些宽容与爱,多允许孩子提出自己心中天马行空的想法,多允许孩子个性鲜明的讨论与见解,营造全新的课堂氛围。 2.鼓励提问――树立创新意识4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从中感
7、受提问的快乐,增强自信心,在自己提出问题的驱动下,积极思考,培养创新意识。 3.标新立异――发觉创新潜能 给那些爱幻想,爱标新立异,有独特见解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并充分挖掘“异想天开”中的合理因素,发挥其潜能,鼓励其用于创新。 4.延缓评判――积分创新精神 不轻易评判学生的创新思维或成果,给学生心理以安全感,有利于其他学生说出多种答案与设想。 5.丰富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想象是知识与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