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03483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情趣教学,活力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情趣教学,活力课堂 【案例背景】 本案例是笔者参加南京市栖霞区红枫杯赛课执教的一节内容。主教材是30米快速跑,教学重点是快速跑时两臂的快速协调摆动。 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活泼好动、思维积极,模仿能力强、敢于表现自我,但同时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在低年级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情景教学,采用情趣化教学艺术,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促进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本课中笔者运用情景化教学、童趣化语言,引导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快乐,通过活动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案
2、例过程】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情景教学,提高学习兴趣,知道快速跑的方法。 (二)通过练习,大多数学生能够学会正确快速摆臂、自然奔跑的方法,完成30米快速跑。 (三)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快速奔跑能力,在情境教学活动中培养勇敢顽强、团结进取的良好品质。 二、主要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6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看过一部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今天我们就一起体验羊村的生活,好吗? 情境:村主任宣布重大决定,羊村要搬家了。 设计意图: 课的伊始,我创设情境――羊村搬家,带学生进入形象的动画
3、故事世界。通过故事熏陶,学生乐于创造性地进行模仿练习。在慢跑中加入情节,遇到危险加快脚步逃离,目的是让学生体会遇到紧急情况反应迅速、加快跑速的动作方法,为加速跑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展开剧情 师:虽然我们建立了新的家园,但是要防止灰太狼再次找到我们,所以小羊们必须练习本领。 1.各种姿势的起跑(5米) 情境:引导小羊想象自己在草坪上玩耍休息,突然狼来了,小羊迅速反应跑回家。 设计意图: 发挥学生想象力,激发练习兴趣,想象在草坪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时灰太狼突然来了,迅速跑到安全区域内,距
4、离只有五米,目的是练习快速跑的反应能力,起动快。 2.不同距离的快速跑(站立式起跑): 师:如果灰太狼找到我们时离家里太远了,要怎么办? 生:快速跑。 师:如何才能跑得快呢?请你体验一下。 (1)15米快速跑。要求:迅速蹬地,加快步频。6 (2)20米快速跑。要求:手臂快速前后摆动。 (3)30米快速跑。要求:摆臂协调,身体平稳。 情境:让尾巴翘起来(用彩带做尾巴,夹在裤子侧面)。 设计意图: 通过合理分解30米快速跑的技术动作,包括自然站立式起跑、加速跑和冲刺跑三个环节,不断加长
5、加速跑距离,让学生在练习中循序渐进,不断挑战自我,满足学生身心需要,实现学习目标。用彩带做尾巴,激发学生兴趣,思考如何让尾巴翘起来揭示快速跑要领,让学生在情景教学中明确快速摆臂的重要性。 (三)剧情高潮 1.让距追逐跑。 情境设计:抓羊尾 设计意图: 狼抓小羊的尾巴,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使课堂气氛进入高潮,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适时提示快速摆臂,全力冲过终点再减速。 2.取物迎面接力赛。 游戏方法:每人跑至终点线取回一张卡片后返回,拼成一幅整图(喜羊羊与灰太狼),创编
6、故事结局。 设计意图:6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再次练习30米快速跑,并在比赛中顽强拼搏,团结合作;在拼图、创编故事结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动手的能力。 【反思与讨论】 本节课,采用情景教学,围绕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设计情境狼来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不同形式跑的练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和感知,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面笔者结合本次教学实践,总结在低年级体育课堂中如何运用情趣化教学艺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技术,从而激活“高效”的体育课堂。 一、
7、情景创设,激发兴趣。 情景教学法就是把学生带入一定情景,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利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情景教学要有一条主线,即一个故事情境贯穿始终,让学生与教师一同走进情境,体验乐趣。本课教学设计围绕灰太狼抓小羊,小羊们快速逃离的情景为主线贯穿始终。具体场景是羊村搬家,小羊们模拟灰太狼袭击羊村练习快速跑的本领,并加入游戏狼来了、抓羊尾。整节课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形象而生动,让孩子在欢快的情境中学习快速跑的基本动作。 二、问题引领,主动体验。 有了一定的情境
8、――狼来了,然后针对练习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关键性问题,包括“狼来了怎么办?”“如何才能跑得快?”“除了脚步要快,还有哪个部位要配合加快速度?”“如何让尾巴翘得更高?”6等问题,按照本课重难点及逻辑顺序使这些问题有序、有效地展开,通过问题引领孩子亲自体验,积极思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每一个孩子都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参与意识主动投入到游戏活动中,逐步培养孩子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在体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解决本课重难点,使每一个孩子都不同程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