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02594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非运动性症状对帕金森病的影响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非运动性症状对帕金森病的影响探讨 非运动性症状对帕金森病的影响探讨 ◆李星星张晓宇陈静怡翟恒高高大威 (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目的探究帕金森病(PD)与非运动性症状的关系。方法将161例PD患者以及与其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46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简化版进行其性格特征的评估,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调查患者患病前的情绪状况,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帕金森病组忧虑性、紧张性[分别为(6.29±1.87)分和(6.95±2.34
2、)分]与对照组[分别为(5.41±1.81)分和(4.26±2.57)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目前国内帕金森病患者伴随的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较为严重;早年睡眠障碍、抑郁、焦虑很可能是PD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帕金森病;非运动性症状;睡眠障碍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神经系统变性病,是居于阿尔茨海默病后第二位的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据2013年美国国立PD基金会统计,全世界有400万~600万名患者[1],仅在我国65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达1.7%[2],PD已经成为国际难题
3、。而帕金森的非运动症状容易被患者忽视,往往不利于疾病治疗[3]。本研究旨在探究帕金森病与非运动性症状的关系,探讨非运动性症状对PD发病的影响。6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1)选取帕金森病患者161例,其中男94例,女67例;年龄20~82岁,平均(54.77±12.36)岁;病程1~24年,平均(6.20±5.24)年,已纳入标准为英国帕金森病协会(UKPDS)诊断标准[4];尽量排除其它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2)选取年龄和性别相对应的健康对照组46例,男20例,女26例,年龄20~
4、77岁,平均(48.41±18.46)岁。所有被调查者均知情同意,两组对象的年龄、性别均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 1.2.1PD患者和对照组的人格特征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及人格特征。采用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问卷调查法[5]。 由于本研究只涉及量表中的乐群性、稳定性、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五种人格,故对其进行简化。问卷包含26项问题,其中乐群性选取第3、26、52、76题,按照原始量表计分方法记分,每项0~2分,总分8分,≤2分为低分,≥5.6分为高分;稳定性选取第5、55、79、129题
5、,每项0~2分,总分8分,≤2.8分为低分,≥5.8分为高分;怀疑性选取第13、38、64、88、139、164题,每项0~2分,总分12分,≤3.6分为低分,≥8.4分为高分;忧虑性选取第19、44、93、118、143、168题,每项0~2分,总分12分,≤2.8分为低分,≥6.9分为高分;紧张性选取第49、74、100、124、149、174题,每项0~2分,总分12分,≤2.8分为低分,≥7.8分为高分。 1.2.2PD患者和对照组的情绪特征对于PD6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对照组采用现状调查法,调查
6、患者患病前、对照组目前的情绪状况,包括以下三项问题:睡眠状况、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评分方法:无此现象评1分,有此现象评2分。 1.2.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应用SPSS21.0软件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检验。 2结果 2.1PD组与对照组的非运动症状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帕金森病组在乐群性、稳定性、怀疑性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忧虑性、紧张性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见表1。 2.2PD组与对照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比较在人格
7、特征方面,PD组的忧虑性、紧张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情绪特征方面,PD组的睡眠障碍、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见图1。 3讨论 既往的研究表明PD患者常伴随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等非运动性症状[6-8],但对于不同人格和情绪对PD发生的影响却少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的简化版问卷调查法和回顾性研究法,分别调查PD患者目前的人格特征和患病前的情绪状况,与对照组对比分析,探究个人性格和情绪等非运动性症状对帕金森病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PD患者的乐群性、稳定性总
8、分(3.50±1.71;5.07±1.75)低于对照组(3.72±1.70;5.15±1.69),但差异不大;患者的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总分(5.33±2.27;6.29±1.87;6.95±62.34)显著高于对照组(4.74±2.23;5.41±1.81;4.26±2.57),其中典型忧虑性、紧张性分别为38.51%、39.75%,与李丽娟等[9]报告的调查结果相近(患者出现自评抑郁症状4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