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87809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摘要: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造成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由于失去父母的日常关爱和庇护,不少人产生心理问题。对留守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思考并有效预防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刻不容缓。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生留守学生心理问题 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父母离乡进城务工、经商的人数不断增多,农村留守儿童人数也不断增多。据调查表明:我国有1多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或经商,留下近2000万留守儿童,他们失去父母的日常关爱和庇护,造成身心、学习、成长都面
2、临失管、失教和失衡的状态,由此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同时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共同关注。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高中,经调查发现,在1200多位寄宿生中,有两百多人属农村留守学生,这些学生的父母都在各个大城市里务工或经商,从而让子女寄宿到学校。虽然有生管老师的耐心呵护和班主任的关心,但仍然有些留守学生在个性心理上表现十分异常,主要有这样两种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同时,对手机依赖十分明显;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这种现象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是很普遍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如下几点:6 一是缺少父母的关爱,节假日和周末没有归宿感。父母
3、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二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主客观方面的不足。主观上,因为升学压力大,从领导到老师家长都忽略对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注意。同时,由于农村学校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专业心理教师配备严重不足,心理咨询室只能定期开放,只能部分地解决一些心理问题,心理疏导无法落实。 三是尽管有关部门不断呼吁
4、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但是目前学生学业压力却有增无减,学校课程安排紧张,学生的生活还是宿舍―教室―食堂“三位一体”,十分单调,没有快乐感。有些学生因为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导致成绩不佳,心理压力重重。 四是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家研究结果表明:一定社会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社会经济、风俗习惯、网络传媒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社会风气、价值取向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的理态价值观的形成。所以留守学生容易产生自卑、焦虑、闭锁的心理。 五是长时间依赖手机与父母联系,形成手机依赖症,影响学习和同学间的交往。留守学生远离父母,在经常用手机与父母联系之余,逐渐对手机游戏、不良信
5、息等着迷,而学生自制力又弱,进而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心理压力不断加大。 二6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第二反抗期”、“心理断乳期”,他们的异常行为其实大多数是心理问题。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自我认识偏差,情绪不稳定,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敏感,盲目反传统、父母和老师,盲目相信朋友,性冲动,异性交往困扰等。这些问题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留守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为此,我们建议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关心与心理疏导。 一是在配备有专业心理健康老师的基础上,专门为留守学生配备兼职的心理疏导老师。目前中小学都要求按照1000:1配备专职的心理老
6、师。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学校都不能达到要求。因此,学校有必要招聘一些德高望重、班主任工作经验丰富、了解留守学生心理的兼职心理老师,以壮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加强心理辅导力量。 二是充分开发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学校要与时俱进,开放思维,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学校应该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自助、心理矫正、心理陶冶等形式教会学生必要的心理调节方法,提高留守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 三是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研范围。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是不够完整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校本教研方向应该集
7、中在学科渗透。学校心理6健康教育不能只靠心理老师,全体老师都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因此,学校要编撰心理健康方面的校本教研教材,对全体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让所有老师掌握心理疏导知识和技术,在各自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健康的心理面对学生、影响学生。 四是充分利用学校各种活动平台,丰富留守学生的节假日和周末生活。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的最大问题是节假日和周末“无家可归”。每当其他寄宿生都兴高采烈地回家和父母团聚的时候,他(她)们却没有那种回家的幸福感。学校可以通过以下做法丰富留守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