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ID:31379553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_第1页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_第2页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_第3页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_第4页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摘要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课堂是探究性学习的主阵地、探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结合、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三大常态化的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并进行分析说明。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教学探究性学习常态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B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并被列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倡导探究性学习,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2、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在探究过程中,从问题的提出到寻求证据、论证结论,给师生留下了广阔的空间。目前,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落实“探究性学习”这一新课程理念的关键,是将探究性学习成为常态化的教学手段。  1策略一课堂成为探究性学习的主阵地  通过课堂教学实施探究性学习,可以使课堂教学成为探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在新课程的教材中充分体现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问题探讨、实验、探究、模型建构、调查(课外实践)、资料分析(资料搜集和分析)、思考与讨论、

3、技能训练等栏目,都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良好素材。7  1.1充分利用教材上的“问题探讨”  在人教版的生物新课程教材中,每个小节都设置了“问题探讨”栏目,该栏目中问题除出自科学史外,主要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充分利用这些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好的“问题探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形成与前概念间的思维冲突。“问题探讨”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更是进行生物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采用“问题探讨”导入新课非常有利于开展“问题驱动模式”教学,有利于开展探究性学习。  在具体实施

4、问题探讨时,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要注意灵活应用,可采用下列三种方式进行。  1.1.1对教材中的“问题探讨”直接使用  在三个选修模块的教材中,多数设置的“问题探讨”比较实用。例如,必修2教材中的第一章第一节的“问题探讨”内容是让学生用融合遗传观点,讨论红、白牡丹花色遗传,并对该观点作出评价,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实质就是引导学生进行了探究性学习。在教材中有许多章节的“问题探讨”都是可以直接作为探究性学习的素材。  1.1.2对教材中的“问题探讨”适当修改后使用  教材中的有些“问题探

5、讨”7直接使用时,可能不够直观或问题不够明确,这时教师可进行适当修改后再使用。例如,必修2教材第四章第一节中,如果教师播放一小段《侏儒纪公园》相关视频片段,再引导学生讨论能否利用已灭绝生物的DNA复活灭绝的生物,这样学生可能对探究性学习更有兴趣;在第六章第一节的问题探讨中,教材上所用的玉米图片,不能体现不同品种,教师可找一些更能体现玉米品种之间差异的图片进行替换,学生有感性认识。  1.1.3重新设计问题进行探讨  有时教材上的问题探讨不太适合本班学生学情的实际情况,这时教师可考虑重新设计适合本班学

6、生的问题。例如必修2教材中第一章第二节的问题探讨,重新设计一个“母亲是卷发双眼皮,父亲是直发单眼皮,他们的孩子有可能是直发双眼皮吗?”的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效果则更好。再如第三章第三节用印章复制来引导学生问题探讨,感觉不是非常适合,可重新设计。采用明星父子陈强和陈佩斯的图片,提出“细胞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为什么?”的探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样非常容易引入“DNA的复制”的学习。  1.2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教师利用“问题驱动模式”非

7、常有利于探究性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设计问题串,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学习“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时,可设计如下问题串:海尔蒙特实验的直接和间接结论各是什么?普利斯特利实验比海尔蒙特进步之处是什么?有什么缺陷?英格豪斯实验证明了什么?瑞士索绪尔实验能证明什么?萨克斯实验的结论是什么?恩格尔曼实验中哪些巧妙的设计?能证明什么?鲁宾和卡门实验应用了什么技术?证明了光合作用中的什么物质变化?卡尔文实验又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哪个过程?在这样的问题串设问下,使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学习,理解科学家

8、在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艰辛。7  再如,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时,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串:为什么孟德尔首先对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选用一对相对性状(高茎和矮茎),如何设计实验进行研究?豌豆自然条件下是自交,如何实现杂交?预测高茎和矮茎的杂交后代的性状?孟德尔的实验结果:子代全是高茎,你对此做出何种解释?子一代高茎个体中是否有控制矮茎性状的物质呢?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孟德尔的实验结果:子一代自交得到的子二代中出现高茎和矮茎,且比例接近于3∶1,出现了矮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