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72475
大小:11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8
《浅谈农村隔代教育中孩子文明礼仪的缺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农村隔代教育中孩子文明礼仪的缺失 【摘要】隔代教育问题日益突出,面临着很多挑战。隔代教育中的“留守学生”由于祖辈的溺爱、父辈的宽容和自身的原因,许多孩子的文明礼仪现状让人担忧,对农村隔代教育中孩子文明礼仪缺失问题的解决是当前摆在有关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教育理念;隔代教育;文明礼仪;缺失 弗洛伊德曾说过:“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成年期的每一个痛苦都可以在其幼年找到伤痛的烙印。”农村隔代教育中的孩子远离父母,缺少完整的家庭教育,正常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性格上的偏差。我们在调查
2、中了解到,农村隔代教育中的孩子普遍感到孤独和缺少亲情,表现为沉默寡言、冷漠自私、性格孤僻、言行怪异,易出现打架斗殴、侮辱漫骂和不尊重他人,出口成“脏”、言语不逊等缺少礼数教养之举。在农村隔代教育中成长的这类孩子人数众多,他们文明礼仪的缺失,将来造成的社会影响也将是巨大的,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质量的缺陷吗?对农村隔代教育中孩子文明礼仪缺失问题的解决是当前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及有关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提高教育质量的又一内容。把礼仪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德育的抓手,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内在素养,而且也能有效推动全民礼仪的实施。因
3、此对农村隔代教育造成孩子文明礼仪缺失的状况的研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下面,我就对该现状谈谈我的几点肤浅的认识。9 一、基本情况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镇街中心小学,全镇总人口4.8万人,目前外出务工人员超过了当地劳动力的一半,其中夫妻双双或一方在外务工的现象十分普遍,因而形成了相当数量的“隔代教育”孩子。据统计,该校每一个班级中,隔代教育孩子占三分之二,这些孩子的父母外出务工后,一般一年以上回家一次,孩子们主要是通过书信、电话与父母进行联系,但次数很少,一般要一个月左右才联系一次,在问及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时,有68%的孩子
4、表示不希望父母在外务工,渴望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其中,有86.9%的孩子学习、生活、文明礼仪习惯极差。 二、存在的问题 教育的效果和问题往往是在受教育者身上体现出来,什么样的教育造就什么样的人。农村隔代教育中的问题更多还是体现在孩子身上。孩子的生活、学习和日常的文明礼仪习惯恰恰体现着隔代教育的烙印。就其问题,我们把它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性发展深受束缚 老年人特别疼爱孩子,对隔辈的孙子孙女容易迁就和溺爱,怕出差错对不起儿女,怕儿女责怪,于是老人样样依着孩子、保护孩子,把孩子放在核心位置,成为家中的“小皇帝”“
5、小公主”,对孩子的吃喝拉撒全部包办代替,致使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形成了自私、胆小、任性、倔犟、娇气的不良个性。 (二)心理健康难以保障9 孩子与隔代家长长期生活在一起,长期沉浸于老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耳濡目染模仿的都是老年人的言行,易失去天真、幼稚的本性。由于父母在外务工回家次数少,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无法引导和关心,往往用物质弥补,子女的“情感饥渴”导致对家长的怨恨,从而产生了厌世、自闭、自卑和逆返心理。 (三)文明礼仪缺失严重 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缺乏亲情沟通,祖辈们又往往无法进行正确
6、管教和引导,致使隔代教育孩子会出现内向、孤僻、沉默、冷漠、自私、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等。据我校的课题研究调查发现,在农村隔代教育孩子中,大部分孩子最基本的文明礼仪都缺失了。一些孩子在学校里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礼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知道怎样称呼他人,在家里不懂得孝敬长辈……这些现象让我们忧虑: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而著称于世,但我们现在的孩子只‘知书’而不能‘达礼’者多,‘礼仪之邦’的美称,能不能在这一代中传承? 三、原因剖析 (一)劳务输出使“隔代教育”走向必然 在我镇广大农村,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
7、径,也成为他们供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伴随着汹涌的民工潮,农村有许多孩子因为父母双双外出打工而被迫留在家里,成了“留守孩子”一族。而照管这些孩子的责任往往落在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隔代教育”由此形成。 (二)老一辈难以承担教育孩子的重任9 在农村,老年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都比较陈旧,特别是在偏远农村,隔代教育往往意味着由文盲或半文盲来抚养孩子,无论是体力还是智力,他们都无法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养育重任。对于隔代人的教育,他们往往仅停留在保证吃饱、穿暖的层面上,部分监护人连孩子在校读几年
8、级几班、班主任姓什么都不知道,谈何家庭教育?更谈何文明礼仪教育? (三)不当的管理方式导致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的失败 不当的管理方式是造成农村孩子们从小文明礼仪缺失的重要原因。由于祖辈对孙辈往往较多地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但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即使孩子犯了一些过失,也认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