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65052
大小:59.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山西农民工就业状况及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山西农民工就业状况及对策分析【摘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迅速成长为一支新生的力量队伍,并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山西省农民工的就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利于山西省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从而促进我省的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关键词】农民工就业劳动力一、农民工就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一)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有所提升,但仍然偏低农民工群体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14.01%,初中文化程度占64.23%,高中文化程度占15.4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6.3%o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所占比例比2013年提高了0.51个百分点。根据我省农民工监测调查
2、资料显示,2014年我省但是,农民工的就业类别还没有改变,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对农民工仍然不利。农民工参与的就业仍旧以次级劳动力市场为主,如制造业和建筑业,主要以这两个行业为主,出现这一状况是因为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弱化了农民工教育水平提高的优势。所以,就整个社会而言,农民工群体的教育水平仍然偏低,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二)农民工的就业培训有待加强我省参加过就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重仍然偏低,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由于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距较为明显,乡村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民通常对非学历教育认识不够清晰。他们教育观念、成才观念、工作观念较
3、为传统;另外,通常情况一个农民工参加初级就业培训的费用也要在每月500-700元之间,如果参加三个月左右的学习,全部学费要在2000元以上,这个数据对于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民工群体来说,己经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三)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不容乐观我国农民工整体投保比例上升了,但各地区差距明显,我们山西省处于中部地区,在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仍然有很多不足,农民工“五险一金”的参保率比较低。另外,由于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层次比较低,各地区的制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农民工较强的流动性给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待遇支付等方面的管理等带来很大困难,这就造成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关系难以在地区
4、之间接续。(四)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农民工子女由于父母在外打工,在农村无人照顾,所以不得不跟着父母来到城镇,这便出现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教育问题。我省农民工随迁子女到了流入地后,主要有三种就业形式:1、在政府指定的公办学校就读,但前提是必须提供“四证”,即一年以上的计划生育合格证、暂住证和就业证,以及原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的证明。由于办理一系列证明和证件手续较多、办起来也比较复杂,即便是最后进入了公立学校读书,也有可能会受到其他同学的歧视,因此也会影响农民工子弟的身心健康发展。2、在不正规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这类学校入学很容易,学费也比较低,但是学校设施落后,
5、教学环境差,教学水平较低,在这类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弟便输在了起跑线上,和其他同龄孩子拉大了差距。二、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探索在就业机制上向较弱势群体倾斜,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基本要求。(一)加快户籍壁垒破冰进程。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大势所趋。关键在于补贴在农民工身上的不公平的“隐户籍墙”制度的消除。户籍制度不彻底改革,农民工就不可能真正成为城市社会的一员,尤其是对地(市)以下的中小城市,可以考虑开放城市户籍,消除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界限,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中的制度性矛盾,从而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二)积极制定和完善权益保障制度。1、建立适合农民工
6、的参保机制,按照“险种综合、费率统一、全国统筹”的原则,努力实现各保障项目,比如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等的规范,另外在全国各个地方进行统筹,规范管理。2、建立农民工工资增长和支付机制。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水平较低,也没有支付保障机制保障他们的收入。所以要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规定,重点在于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工作月结束后按时给农民工支付足额的工资,在合法权益受到威胁时,得到制度的保障。(三)鼓励农民工创业。支持农民工创业的贷款服务,政府进行利息补贴,农民工创业也会带来一批就业岗位,从而解决一部分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开展创业就业服务活动,针对当地农
7、村学员特点,聘请农业专家帮助农民选择项目、传授技能。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示范县创建活动,有力推动城乡创业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四)提供培训提升素质。对于农民工群体,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一方面加强对他们就业能力的培训,让他们根据自己情况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加强对他们的就业技能和技术培训,不论他们所学的是何种技能,都要求精益求精。政府应该是农民工培训的主导者,起到统筹兼顾的作用,农业部门和教育部门应该具体负责,扩大农民工培训的规模,让农民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五)构造农民工服务智能网络。形成跨城市跨地区的集中就业咨询、就业培训和保险及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