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23684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对学生互批作文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学生互批作文的几点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作为语文教学重要一环的作文教学改革在我国倡导了多年,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争论与探讨一直在继续,社会各界广为关注,人们曾寄予很高的期望,但至今改革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可谓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但其中一个原因也不可忽略,那就是作文批改的问题。本文试就这一问题结合我组作文批改改革的实践活动谈谈自己对学生互批作文的几点思考,以引起同行的进一步探讨和广泛的关注。 思考之一:学生互批作文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4
2、 回答这一问题既复杂,又容易。说复杂吧,很难追溯到什么时期什么地方什么人开始首创这种批改方法,这就像谁也很难说清谁是第一个写文章的人一样。说容易呗,有人写文章就会有人看文章,看的当中改动一下,或者自改,或者他政,久而久之就约定俗成了,写文章的叫作者,改文章并指导进一步写文章的叫先生,用现今通俗的话说,在老师指导下写文章的人叫学生,能够指导并修改评议学生文章的人叫老师。这样就天经地义地形成了千百年来-成不变的情况,学生写文章,老师改义章。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老师青丝染素,齿摇摇,背驼驼,为学生圈点勾画、眉批旁批,行批点批,苦不堪言。如果
3、私塾家教,学生数额少,老师可以这样苦心经营,蝇头小楷,改呀批呀,寒来暑往,日落月出。可现今六七十个人的班,任两个班的课,仍沿袭这种批改方式,对语文老师来说其辛苦劳累白不必说了。 正是鉴于此,学生互批互改应运而生。著名教育学家赞科夫说:“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求问题的正确解答,这不仅对领会知识和掌握技巧,而且对他们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无论是原先教学大纲,还是即将施行的新课程标准都对学生互批互改作文作了肯定,譬如《语文课程标准》一书第二十七页在讲到写作时,这样阐释的:“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
4、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批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思考之二:老师评改好昵,还是学生互动好呢? 教师评改作文古今中外一直延续至今,其艰辛费时耗力,我已在第一个思考中讲到了,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有切肤感受,这也是人们不愿做语文老师的原委之一,在这我赘叙了。而互批作文犹若铁屋子透来了一缕阳光,刮过来一丝清风一样,令人耳目一新之感。它是学生主体化的体现,是教学民主化的再现,是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的呈现。所以符合素质教育和现代教育思想。 老师批改作文,学生是给老师写作文,激发不起驱动力,老师就为所教的
5、一二百人看作文,改作文,也同样提不起兴趣,再加机械重复地批阅作文,绝大多数学生不买帐。另外,老师的时间、精力、欣赏水平毕竟有限,所以不可能篇篇细针密线、字斟句酌地修改、推敲。这种批改的开放度仅为二维性,老师一一学生。而互批作文、欣赏作文、批改作文的对象有不确定性,这一次张三欣赏,下一次李四欣赏,4 平行班甚至外校学生欣赏,这就扩大了读者群。青少年好争强斗胜,这样他就自觉地要把作文写好、字也力争写端正,不像给老师写作文“死驴不怕狼吃。”互批作文就像张开的大口袋,它是多维性,群体性,交互性的。 至于互改的成效性问题,我举一个案是最有力
6、证据。 我校语文组一教师跟踪比较他所代的两个班,一个班采取老师批改作文,另一个班尝试学生互批作文,一学期下来,统测之后作了分析比较,采用老师批改的作文,优秀率仅比一学期提高了3个百分点,而学生互改的班级比未以前提高了35个百分点,比老师评改的班级高一倍。这就是以说明互评互改的效果了。并且作文的批改时间由原来两周批改完一次,下降到两课时甚至一课时批改一次,缩短了 批改周期,为一周写一次作文提供了保障,而且解放了老师,使老师从疲于修改作文,而无暇顾及信息和先进的教育手段,转入到扑捉信息研究作文,更好地指导学生写作文,同时激活了绝大多数
7、同学写作兴趣,增加了写作的数量,也提高了写作的质量。 思考之三:学生互改作文,老师扮演什么角色? 多年来墨守成规,重老师批改,轻学生批改,这也是导致产也比之间的倒挂,老师起早贪黑,挑灯夜战,密密麻麻地改呀,可学生不以为然,我行我索。教学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在同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精神层面上进行的交往。在这样的教学中,作文教学已悄再是老师评点江山,激越文字“4的小舞台,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张扬、挥洒的大舞台,是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生命活动的广阔天地,是浮想联翩、追求真善美、了解人生、领略自然世界和心灵世界的大平台。
8、在这样的转型时期,老师的作用不仅没有被削弱,而是得以加强和提高。 首先是引领作业更加凸现。学生互改前老师已将习作浏览了一遍,心中有谱,针对性地做出批改前的准备工作,在指导学生批改上下功夫,使批改有的放矢,有法可循,如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