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课本,有效拓展

用好课本,有效拓展

ID:31187461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用好课本,有效拓展_第1页
用好课本,有效拓展_第2页
用好课本,有效拓展_第3页
用好课本,有效拓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用好课本,有效拓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用好课本,有效拓展  在每一次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中,阅读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学的成败取决于阅读教学是否有效落实。因此,切实重视和加强阅读教学,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面对教学改革总有想大干一场的想法,然而在矿区中学,在这样的活动中我常常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学校图书馆图书的贫乏,家长买课外读本的意识差,学生本身阅读的时间少等等,都在某种程度上束缚着教师的手脚。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如何能高效地进行有效阅读?我尝试摸索着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

2、,那就是用好课本,有效拓展。  之所以把课本作为最佳选择,是因为任何一个年级课本的编写,都凝聚了无数专家的心血和智慧。在课文编选上既有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检验的、文质兼美的、富有教育意义的篇目,又有兼顾时代精神的文章。体裁上包括童话、寓言、历史故事、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特别是一些科技说明文的增加,充分体现了形式多样、活泼、丰富的特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创新意识都极具科学意义。  课本是一切语文学习的基础。用好课本,可以从每一个标点、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开始。4  例如:简单的标点符号,

3、看似微小,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放射出奇异的光彩。根据实际需要选用标点,通过标点巧妙地传情达意,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习《变色龙》一文时,对于文中的省略号我这样引导学生:“奥楚蔑洛夫的话中用了很多省略号,你能根据当时的语境,揣摩他当时会说些什么或心里会想些什么吗?”  如:“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  学生根据语境发言。教师对作用进行总结:首先,表现了他说话断断续续,边想边说的模样,表明他此刻

4、的思维活动极其紧张。其次,非常符合他处在想拐弯、想寻找台阶下台时的语言特点。三个省略号惟妙惟肖地画出了奥楚蔑洛夫作为“变色龙”善变的丑态,符合人物的心理特点。试想一下,如把这三个省略号省去,或者改为句号,是不能收到这样的效果的。可见,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标点,一旦与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相结合,就成了整个作品中不可缺少的艺术细胞,有着“意蕴标点里,情涵不言中”的功效。  用好课本,有效拓展,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迁移性的说写运用。  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在于它朴素

5、的语言中包含着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阅读欣赏这篇文章的内容,体会、感悟文章的情感,还要从这篇文章中教学生学会如何从恰当的角度入手,来表达自己的真情。  如:“4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  在教学过程中我带领学生反复朗读揣摩这段文字,分析外貌和动作描写的作用。

6、外貌描写,在灰暗的色调中透出艰辛与不幸;一连串的动作“攀、缩、倾”等又透出努力与艰难,这些细节让我们在泪眼蒙?中看到了一位如此疼爱儿子的父亲。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学习文章要用感人的细节打动人,并进行迁移性的写作训练。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会用不同的描写方法,特别是动词来表现人物。我想这就是课文的示范,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  用好课本,有效拓展,不仅可以从阅读到写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阅读能力。  如同一作家的不同文章的对比阅读,可以更好地让我们了解作家的思想,把握作家的写作风格。例如陶渊明的《归

7、园田居》《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学生把作品放在一起品味阅读时就不难看出陶渊明是这样一个人:他向往的社会是和平与安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淡泊高远,无身外之求的人生;喜爱的人生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之趣的乡村。而当我把《背影》和《台阶》这两篇都写父亲的文章放在一起让学生对比阅读时,学生会发现两者的诸多不同,朱自清的《背影》,抓住“背影”这一中心命题立意,李森祥的《台阶》,围绕“台阶”4组织材料。朱自清在行文中以父亲攀爬月台为自己买橘子的背影

8、为重点,从小处入手,展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而李森祥则通过父亲造台阶这个细节展现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和他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两者虽有诸多不同,但却也有许许多多相似之处,首先就是作者在写作时都有侧重点,都注重细节描写,同时作者都善于从小处立意,也就是“以小见大”的立意方法。比较阅读能引领学生有更深更远的分析,也可以起到深化感悟文本的作用,更有利于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叶老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是从青少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的例子,教学就是使学生通过阅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