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69987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三步导学”教学模式让课堂充满希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三步导学”教学模式让课堂充满希望 我校的“三步导学”模式给了我提示:要打造“互动、互促、互学、互助”的活动式课堂,就得激发学习主体的学习兴趣。一些生动活泼、新颖有趣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有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狭隘的教学情境,淡化甚至扭曲了激趣教学的初衷,降低了数学教学的实效。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交流、探索”起来呢?我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以“激趣”为前提,让课堂有“吸引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这就要先在学
2、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起他们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越能抓住学生的心,他们就越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只有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持久、深刻。学会深层挖掘教材的情境创设,尽量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征服学生,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情感的满足,从内化角度触动其自身的学习动力。例如,张老师在《认识周长》的教学中创设了(动画)蚂蚁围绕树叶边沿跑的情境,巧妙而形象的把“周长”4这个概念留在了学生的脑海里,让学生在观察中体悟。尽管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有过挫折,有过怀疑,有过失误。学生也会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探索和研究问题,并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
3、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二、以“生活”为素材,让课堂有“生活味” 数学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这种内在力量显示出来,使学生看到一个“快乐的数学王国”,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对数学产生深刻的兴趣。 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我准备了学生常用的小棒、图钉和橡皮,课堂中我先用游戏“丁丁碰”摆出学过的平面图形,然后通过摆小棒抽象出“角”这个图形,再观察生活中或者身边的实物找角等活动。我就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
4、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拼一拼、说一说、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认一认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有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学完这节课后,又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角的运用及好处。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巩固学习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以“交流”为驱动,让课堂有“自主性” 在不同的情境之中,人的思维活跃程度大相径庭。特定的情境,能使思维更为敏捷,迸创新的火花,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还较差,
5、创新思维的潜力正待发展。而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是学习任务的主要操作者,这就要求学生能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主动交流、探疑。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4推行探究性学习,重在教师在备课时所设计的学习问题,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监控性和可检测性。怎样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让“交流”变为“探疑”的驱动,这就需要我们设计探索性很强的教学问题。 例如,我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我说:“今天,我们来开展一个计算比赛,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接着我出示了如下题目:3+3+3,6+6+6+6,4+4 +4+4+4,2+2+2+2+......(100个2)。看了题目以后,小朋友
6、们马上投入到紧张的计算比赛中去,正在兴致勃勃的把数字一个一个的加,我却立即说出了得数。孩子们当时想到“老师可真厉害呀”。这时我说:”其实,老师做加法的本领并不比你们强,只是我掌握了一种新的运算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以后,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加法时,速度就会快多了。这种运算叫乘法,你们想学吗?“正是这一举措,展示了乘法这一教学内容的内在魅力和巨大作用,无疑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了,从而诱发了学生急切学习乘法的需要和强烈的学习兴趣。然后,我又利用课本中有趣的游乐场画面(动画),再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就从这里开始了小组交流探疑活动。孩子们各个小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交流,各抒己见。这样的教学设计,学
7、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创新思维得到开拓。 四、以“练习”为主线,让课堂有“思维” 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亲身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在参与中体验成功。如我在教学《乘加乘减》一课时,我设计了“抢凳子”的有趣教学活动,6个小组开展这个活动,但是有1个组最后的凳子不够坐了......通过这道“活动式”的“例题”4,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深深地吸引了,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很轻松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就会很好的运用“例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