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65824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体味学习的妙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体味学习的妙处 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有人曾统计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所需要的知识,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仅占三分之一左右,还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需要走出学校以后不断地自学获得,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适应社会,必须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现代社会,具有自学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之一。语文是百科之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于学好语文乃至学好其它学科至关重要。 《新课标》也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见,改变学生的学习
2、方式,已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了。因为,未来的文盲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具有“点石成金”的指头,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成为真正有用的新型人才。这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意义重大。 一、正确认定老师学生的角色4 教师必须随时洞察学生内因的动态形成,正确处理教与学的行为,客观灵活地处理好
3、文本、学生、教师三者的关系,教师、文本、学生是阅读对话的三个关键要素。教师要想让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对话真正实现,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科学地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任务是把文本介绍给学生,以其促使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跟文本的作者直接对话,交流感情。介绍人应当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地对话、交流。当交流的过程中出现“故障’时,介绍人就要出面帮助,并在适当的时候,灵活地推波助澜,让文本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零距离地交融,以促进教学共同体的发展。 二、合理处理感悟与质疑的关系 1、一定要在
4、教学过程中安排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阅读课应该有个自读――浅悟――质疑――深悟的过程,其中“质疑问难”阶段是阅读教学最深入的阶段。 2、在阅读教学中,感悟和质疑在程序上谁先谁后,在时间上谁重谁轻,要因文而异,辩证处理。 3、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并: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将解疑和感悟结合起来。要告诉学生,质疑不要局限在一个词、一个句子上,可质疑的问题很多。 4、语文课程丰富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质疑和感悟积累的独特性,千万不要用标准
5、化答案围困住学生的思维。 三、合理评价激发学习动力4 1、充分肯定,完善答案,激发兴趣。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作出正确或基本正确的回答。对于学生正确的发言、流畅的表达及合理的思考过程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力争通过教师的评价语言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表达结果以及在课堂上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起到强化、鼓励和激发兴趣的作用,促使学生更好地去思考、去学习、去交流。 2、重复暗示,明确答案,保护积极性。学生们由于受知识面基础知识、心理素质及综合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在发言时常顾此失彼,
6、造成发言的不完整、不严密,在语言、语调、形式、表达方法等方面出现一些错误,此时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对于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只要不影响正常交流的顺利进行,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运用语言时怕犯错误的心理压力。对学生的答案教师先进行总体上的肯定,然后重复,同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此时的评语还有暗示性与启发性,教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可以避而不谈,通过及时暗示与点拨使学生明确答案,从而促使学生调整好心态,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保持持久、旺盛的积极性。此时,不能打断学生的发言,以免中断学生的思维,挫伤学生踊跃发言
7、的积极性。 3、提示引导,完成答案,增强自信心。有的学生由于没有理解和把握学习的重点,或表达能力力较差,或心理紧张造成发言不准确,错误较多,甚至不敢开口表达,此时教师应以和蔼的态度;用眼神、微笑、点头等体态语对学生进行鼓励,并不断给他们以提示,尽可能使他们完成发言,然后给予适当的评价。对学生评价时不能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也要给他们夸奖一番,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 四、重视课外阅读自主性的培养4 我认为对文章鉴赏的多样性,应当得到老师的尊重。我们允许孩子在品评、质疑时的这种超“文本”的现象。只有在这
8、样的过程中,学生的看法才得到真切地表达,感悟得到真实地提高,思维得到真正地发散。 其实很多人、事都需要一分为二地被看待,不管是在书上还是在现实中。当我们在进行阅读时,能做到不尽信书,学会全面看问题,难道不是更能培养出实在的分析、评价能力? 只有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个体被充分尊重,心灵得到保护,学习感到愉悦,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