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生活 “激活”经典

“链接”生活 “激活”经典

ID:31147323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6

“链接”生活 “激活”经典_第1页
“链接”生活 “激活”经典_第2页
“链接”生活 “激活”经典_第3页
“链接”生活 “激活”经典_第4页
资源描述:

《“链接”生活 “激活”经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链接”生活“激活”经典  何谓“经典”?论语是经典,唐诗、宋词、元曲、四大名著是经典,传统京剧唱词是经典,成语故事是经典,千古名联是经典,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经典,所有经典都是滋养学生精神生命的“五谷杂粮”。倘若利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把这些经典牢牢刻到孩子的心里,随着心智的成熟,这些幼时积淀到生命深处的东西,慢慢酝酿,慢慢发酵,最终将成为一个人独特的素质和修养。经典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多么希望自己的学生爱上阅读,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热衷于经典诵读推广,在自己的课堂上,孜孜以求,持之以恒,引领

2、孩子们亲近经典、诵读经典,品味经典,为孩子奠定丰厚的文化素养,开阔孩子的知识视野,显然已经成为了大多数语文老师的共识。然而,经典距离现在孩子的生活十分遥远,有些经典艰涩难懂,如何想办法“唤醒”经典,让“经典”复活,已成为我们广大一线语文老师走在经典诵读之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是笔者在引领学生诵读经典的一些尝试。  一、诵读经典,学以致用  两年前,我曾经带领学生诵读过《笠翁对韵》上卷。这本书的编写者是李渔(1610-1680),清代著名诗人、戏剧家,“笠翁”是他的别号。由于此书主要通过精彩的例句来介绍诗歌的对仗技巧和声律知识,故

3、又称其为“对韵”4。书中诗句词汇丰富,典故生动,渗透了相关汉语声律知识,涉及明喻、明喻、暗喻、拟人、夸张等多种鲜明有趣的语言表达技法。鉴于此,我带领学生诵读《笠翁对韵》,并试图在艰涩的经典诗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尽管《笠翁对韵》是写给古代儿童的,然而,其中的很多鲜活的完全诗句可以学以致用。例如:在执教苏教版教材第五册语文书中的《金子》一课时,课文里有这样一句话“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一层绿茸茸的小草。”教学时,我问:“同学们,你们理解‘绿茸茸’这个词语吗?”谁知,学生们竟在底下小声嘀咕“花灼灼,草茸茸”这两句正是出自《

4、笠翁对韵》中二冬第三阕的内容。这学期,我在执教课题研究课时,对其中部分诗句的灵活运用,也着实动了一番脑子。我教学的是六支的首阕“羹对饭,柳对榆。短袖对长裾。鸡冠对凤尾,芍药对芙蕖。周有若,汉相如。王屋对匡庐。月明山寺远,风细水亭虚。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内五车书。疏影暗香,和靖孤山梅蕊放;轻阴清昼,渊明旧宅柳条舒。”  在教学“芙蕖”一词时,我问道:“同学们,芙蕖是什么呢?”大家面面相觑,不知所以然,我相机出示教材中《荷花》的片段“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

5、要破裂似的。”学生们恍然大悟,欣喜地说道“是荷花,是荷花!”“对,芙蕖就是荷花的别称,除此之外,咱们背过的《笠翁对韵》中,荷花还有哪些别称呢?”在指导学生回忆、诵读的基础上,相机出示“芙蕖、藕花、菡萏、芙蓉”。此时,恰逢学完《少年王勃》,我又设计了这样的语言训练“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名文《滕王阁序》。这真是‘()’啊!”在学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我出示了以下词句:“4男儿腹内五车书,腹有诗书气自华。博学多才,才高八斗,汗牛充栋,好学不倦,见多识广,满腹经纶,妙笔生花,学富五车,才华横溢,博古通

6、今”。经过不断的尝试,我震撼于经典焕发出的强大的生命力,原来经典完全可以链接学生的生活,只要肯动脑筋,肯花工夫,就可以创造性地“激活”经典。  二、品读经典,感悟成长  2011年,我历时一个月,带领学生系统地阅读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代表之作《草房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这本书,讲述的是主人公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感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体验死亡中对生

7、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作品格调高雅,由始至终充满美感。叙述风格谐趣而又庄重,整体结构独特而又新颖,情节设计曲折而又智慧。荡漾于全部作品的悲悯情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趋淡漠的当今世界中,也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尤其是书中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更是成为了孩子热议的话题。4  聆听着孩子们的肺腑之言,阅读着《草房子》阅读记录单上的字字句句,我不禁感慨万千:《草房子》创作背景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距离学生的生活十分遥远。起初,我还担心孩子们无法融入作品,

8、感受人物形象,因为他们并没有亲历那些人事变迁,生离死别。然而,从孩子们稚嫩又不乏深刻的剖析中,从孩子们原汁原味的心得体悟中,我感受到了书中人物在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温情……我们感动着,收获着,追随作品中的人物一起成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