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应善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阅读教学应善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ID:31036596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阅读教学应善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_第1页
阅读教学应善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_第2页
阅读教学应善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_第3页
阅读教学应善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阅读教学应善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阅读教学应善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摘要:读书贵在质疑。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作者从“打开心门,使学生主动质疑;巧授方法,引导学生科学质疑;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持久质疑”这三个方面下工夫,以期达到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阅读教学质疑能力创造能力  斯坦福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LeonFestinger提出:“人的成见是很难改变的。他不会听取你的不同意见。为他出示事实或图表,他会要求你提供来源。当你使用逻辑分析时,他就会忽略你的重点。”因此,人在学到新知识或者所见所闻与自己储存的感性认识不一样的事物时,一般会提出质疑。质疑的含义是“利用证据,提出疑问,请

2、人解答”。古人说“读书贵在质疑”,疑问是兴趣的先导。人一旦生疑往往喜欢刨根问底,这是自我探究的动力源泉,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极大的辐射作用。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学生质疑能力差是制约创造能力发展的瓶颈问题,是影响素质教育目标整体实现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入手,即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分析、解决问题。  一、打开心门,使学生主动质疑4  学生质疑能力差,除了不懂得怎么疑外,还存在思想障碍。针对学生提不好问题会被同学讥笑的顾虑,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提问。针对学生等待教师提问、讲解的依赖思想,教师要适当赋予提问任务,促使

3、学生质疑。针对学生怕提出问题和教师意见不一致,教师会不高兴,或者会被老师批评的想法,教师要真诚以待。教师容易受思维定势或现成结论的影响。对学生不同的见解往往持排斥态度,为此教师应该对学生中有一定见解,甚至不成熟、有失偏颇的见解诚恳接纳,并积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例如,教学《将相和》一文,在讨论造成将相不和的原因时,大部分同学认为是廉颇居功自傲造成的,但有一位同学认为是赵王的责任。赵王有赏罚不公正的责任,秦王不敢攻打赵国,赵王应该认识到有大将军廉颇“在边境上已欲做准备”的功劳。另一位同学认为是蔺相如的责任。蔺相如在他屡次受封时,应当说明有廉颇的合作,不能独占功劳。又如教学《挑山工》在讨论

4、“我们跟你们不一样”时,一个学生说:“挑山工是辛苦,可我问上过泰山的人,他们都说挑山工的工资比干部高。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么。”一个学生说:“想法不一样,他们甘愿吃苦,如果是我,我自己爬上去都累了,打死也不干这一行。”显然这些见解不乏道理,更可贵的是敢于向习惯看法提出质疑。这时教师要善于点燃这种质疑的“火花”,要把有益的成分吸收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并使之成为全体学生学习质疑的榜样。  二、巧授方法,引导学生科学质疑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真正获取知识在于发现,只有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捕捉疑点,提出问题,并经过积极的思考分析后排疑,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4学生开始自学时,常常

5、不知怎样质疑,这就需要教师授以质疑的方法。教师授课前首先要求学生四看:一看课文题目,二看课文导读提示,三看课文内容,四看课文后面思考与练习。其次要求学生八想:一想字的音形义;二想词语解释;三想句子理解;四想标点运用;五想文章脉络;六想中心思想;七想修辞手法;八想写作特点。再次要求学生对课文先读懂,后读深。所谓读懂就是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解决一些基础知识,如字词句的意思;所谓读深,即在读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课文,如文章为什么这样谋篇布局,写作上有什么特色,语言有什么特点。最后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思考不同的疑点。起初学生提问很少、很简单,后来越来越多,越来越到位。例如教学《鸟的天

6、堂》这一课,一看课文题目,我提出了三个问题:什么是友谊?课文是写谁和谁的友谊?为什么说是伟大的友谊?然后让同学们针对题目能提出问题。学生提出如下几个问题:什么是天堂?课文中的天堂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鸟的天堂?课文重点是写鸟还是天堂?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典型的以题生疑。二看课文导读提示。我指导学生用具体化的眼光去阅读,从中加进为什么,有哪些、怎么样等去发现问题。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课文记叙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哪些景色?观察事物不但要注意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还要注意事物的哪些活动变化?要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是怎样的思想感情?三看课文内容,提醒学生带着前二看发现的问题,

7、细阅读课文并用圈点、划、批等办法一边寻找答案一边发现新问题。学生又提出如下几个问题:“留恋”与“流连”意思相同吗?“这美丽的南国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吗?那“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双引号,有的地方不加?为什么作者第一天经过鸟的天堂没有看见一只鸟?文章结束为什么写“我感到一点儿留恋?”4四看课文后面的思考与讨论,要求学生对照自己发现的问题和思考讨论题是否基本一致,并启发学生自估质疑能力。总之,上述疑点,无论是按照教师定向提示而生,还是根据各自不同理解而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