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25143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5
《教育公平视角下高考弃考原因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育公平视角下高考弃考原因探析 一、高考弃考现象凸现 高考,在中国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高考一旦成功,那么这个人及其家庭的命运都可能随之改变。当今时代,这种命运的变革,对农村和家境贫寒的学生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缺少其他成才的途径,只有依靠相对公平的高考作为跳板。 但是,读书改变命运的观念正受到现实的挑战。据教育部统计,扩招以来,全国各地高考报名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到2008年全国大部分省份的高考报名人数达到连年增长的顶峰。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开始出现下降趋势。2009年6月2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人
2、,比去年约减少近40万人,其中84万是应届高中毕业生。2010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弃考人数接近1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农村的考生,他们多数选择读职校学技术或者直接打工。2011、2012年,各地高考报名人数呈现持续下降。 表一2008-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报名人数 (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在线,整理而得) 二、概念界定7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两个基本方面。教育权利平等,是指社会成员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机会均等,是指社会成员有均等的机会利用公共资源接受教育。实现了教育
3、权利平等之后,教育机会均等就成了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教育机会均等主要表现在公民不因种族、民族、地区、城乡、阶层、性别等出身差别而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对于学生而言,主要表现为入学机会平等。 石中英认为:教育公平或公正是现代社会中政府在教育公共资源(机会、权利、利益、条件等)供给或配置过程中所应坚持的“应得”原则和所应实现的“相称”关系,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教育资源的平等、均衡、合理安排与有效利用,以保障和促进不同的个体或者社会群体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其所应得。周洪宇认为:“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
4、。”郭彩琴《教育公平论》一书中把教育公平定义为:“一种配置教育资源的合理性原则。”简而言之,根据公平的含义,教育公平应该指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公共教育资源。 三、原因分析:“弃考族”显现的是教育不平等 弃考现象背后隐藏的教育公平问题,令人深思。 (一)大学学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公平 “弃考族”7中,经济因素是主要障碍之一。对贫困地区孩子来说,上大学是相对光明但路途坎坷的道路。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2月22日发布的《社会保障绿皮书: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2)》显示,中国教育发展公共教育投入偏低。据统计,1989
5、年至今中国大学学费增长了至少25倍。现在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的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13.6年的纯收入。仅以我国高校当前基本学费标准5000元/年计算,这一标准是农村居民纯收入(2008年为4761元)的105%。这还不包括生活费、住宿费、教材费、交通费,以及参加各种培训、考证的费用。在发达国家,大学学费标准,通常不超过国民可支配收入的20%。而中国教育的花费,占农村家庭收入的比重已超过30%。农村学生家庭与城市学生家庭经济收入相差巨大,却要采取同样的入学收费标准。可以想见,他们绝不是不想上大学,而是上大学的条件与可能性对于他们
6、来说是个困难。毫无疑问,他们是被动而无奈地放弃高考。我国教育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不应受到财产状况的限制。这是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最低底线。 (二)“新读书无用论”显露阶层公平缺失 如果一个修完学业的毕业生不能找到相对好的工作,那么在这场读书改变命运的博弈中他就输了。“好不容易跳出去了,过四年又回农村了,读书还有用吗?”看到在家待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许多考生及家长产生这样的疑问。长久以来,中国人有两个出身:家庭和大学。农村人要跳出“农门”做城市人,大学生则要想方设法跳入“龙门”做体制内的人,可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使得家长和
7、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严重受挫。高投入、零回报的教育,助长了“新读书无用论”的蔓延。 从社会学角度看,升学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流动方式,它对社会阶层构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正是公共教育为人们在社会阶层上升中提供了相对公平的起点,抹平了“出身”7的差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关系逐渐出现劳动分工的差异并演变为身份差异。收入越高的人,如私营企业主、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各种技术人才在社会中享受较高的身份;而收入越低的人,如农民、小商贩、进城务工者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逐渐降低,沦为弱势群体。由于这些新的阶层变化,新的教育公平问题也应运而生,就是阶层公
8、平缺失。有了钱,就能进入比较好的学校,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有了权,就能通过权力运作,让自己和后代享受优秀的教育。超社会资源或者强社会资源的占有者,在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